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90章 拜師-《大宋將門》


    第(2/3)頁

    兩個人同時抱拳問候,許多人一愣神,這才知道,原來王寧安有了表字。

    古人都有名、字、號。

    名是父母給的,而字則是師長賜予,有了字,便不稱呼名字,以示對父母的尊重,等年紀(jì)稍長,地位尊崇,就會自己取一個號,讓門生弟子稱呼方便,表示對師長的尊重。

    王寧安地位早就夠了,也年過二十,應(yīng)該有字了。

    只是他沒有師父,也沒人敢給他做師父,故此一直沒有字。

    如今朝堂老臣幾乎全數(shù)凋零,剩下一幫中生代,許多地位還不如王寧安,怎么表示親切???能直呼其名,還是管他叫王二郎?

    顯然都不合適。

    就在三天之前,王寧安去拜會了范仲淹。

    老范在韓琦被處死之后,又病了一場,老人家只剩下一把骨頭。

    見到王寧安來拜訪,范仲淹強撐著病體,拉著王寧安的手,講起了當(dāng)年的事情。他和韓琦都在夏竦手下為官,共同聯(lián)手對付西夏。

    “軍中有一韓,西夏聞之心骨寒。軍中有一范,西夏聞之驚破膽?!狈吨傺湍钪@首童謠,呵呵一笑,“二郎,你可知道這首童謠是怎么來的?”

    王寧安笑道:“我聽說是當(dāng)年范相公和韓琦在西北威震元昊,百姓嘆服,故此流傳極廣,人人皆知!”

    “哈哈哈!”范仲淹自嘲一笑,“老夫無能,未勝一陣,未復(fù)寸土,如何當(dāng)百姓如此盛贊,老夫曾想下令百姓,不許亂傳,韓稚圭卻告訴我,說民謠能安撫人心,禁止了,反而寒了百姓的心……老夫當(dāng)時就知道,這首民謠是韓稚圭所做?!?

    王寧安呵呵兩聲,“范相公,那時候你就看出了韓琦并非真正君子了吧?”

    “沒錯,此人的確才干無雙,奈何私心太重,權(quán)力之念太深,以至于忘了本心。他落到身首異處的下場,是咎由自取。不過韓稚圭臨死前的話,卻并非虛言,西北慘敗,對我們這些老家伙來說,傷得太深了!陛下也是如此??!”

    范仲淹的手不由得攥緊了。

    “李元昊是在我們手里打敗大宋,自立一國,西北疆土淪喪,幾千里土地,幾百萬生靈,悉數(shù)從大宋分離出去……這是在身上割肉,痛入骨髓??!”

    范仲淹感嘆道:“不收回西北,我們這些人,都會死不瞑目的!”

    上輩子王寧安對范仲淹的了解,僅限于那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輩子相處近十年,老相公一身正氣,為國為民,最難得,范仲淹表里如一,始終不變。

    他沒有像韓琦和富弼,有過一絲半點的變化和動搖。

    假如范仲淹能學(xué)會低頭,學(xué)會改變,或許他還可以東山再起……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老先生難能可貴。

    王寧安想到這里,撩起袍子,鄭重跪在了地上。

    “范相公,當(dāng)年您老就有意收下晚生,奈何晚生乖張輕佻,錯失良機……如今晚生想拜在您老門下,還請范相公準(zhǔn)許!”

    說著,王寧安伏身跪下。

    過了好一會兒,范仲淹捻著胡須,哈哈大笑,“二郎,你這是給老夫天大的面子!為人師表,老夫沒有半點能教你的,怎么敢給你當(dāng)老師!”

    “不!”王寧安堅定道:“先生人品,無可挑剔。晚生也要主持一場變法,古往今來,變法成功者,唯商君一人。然則商君難免作法自斃,下場凄涼。倘若晚生能僥幸成功,謀國謀身,不至人亡政息,身首異處……全靠先生的一篇文章,兩句箴言!”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陵县| 英超| 丹棱县| 麻江县| 永平县| 达日县| 新余市| 哈尔滨市| 鹤岗市| 城步| 英德市| 上饶县| 稻城县| 衢州市| 年辖:市辖区| 紫阳县| 建湖县| 岚皋县| 大兴区| 电白县| 探索| 滦平县| 定南县| 洛南县| 青海省| 家居| 维西| 镇巴县| 平安县| 玉溪市| 明星| 保山市| 蒲江县| 彭州市| 余干县| 根河市| 澎湖县| 县级市| 阜宁县| 宜宾县| 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