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大宋將門》
第(2/3)頁
各大家族全都感到了強烈的危機,不得不奮起直追。
將門是不錯,有世襲罔替的位置,一出生就能吃皇糧,多好啊!
可正是因為來的太容易,反而讓人瞧不起。將門子弟,多數文不成,武不就,成了半吊子二百五,只能架鷹遛狗,搶男霸女,成了害人精兒。
即便到了軍中,也是廢物點心。
好在幾年前,趙禎就下令,要求各地建立武學,而且武學還要比照官學規模,真正培養出一批年輕的將才。
趙禎還任命狄青統管武學,王寧安也將練兵之法貢獻出來。
坦白講武學是不成功的。
各地的文官普遍抵制,又缺少教員,沒有合適的場所,大多數人還是排斥從軍,直到目前為止,武學的人數還不如官學的一成,少得可憐。
放眼整個大宋,武學是失敗的,不過有一個地方,武學成功了,那就是開封!
各大將門真的狠了心,把所有子弟都塞進去,還囑咐狄青要狠狠操練,絕不客氣。
過去的兩年,將門子弟完全沒了安逸的生活。
天不亮就要爬起來打熬身體,嚴格訓練。
功夫拳腳,騎馬射箭,兵書戰策……除了這個傳統的項目之外,還有偵查,測繪,統計,后勤……課程之多,簡直比官學還要累!
弄得這幫家伙跟要死了似的,好多人嚷嚷著,寧可去考進士,也不來武學受罪。
只是說歸說,付出了就有回報。
比如嘉佑二年的會試,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六藝學堂包攬甲科進士,大放異彩。
卻忽視了開封武學的成功,北宋的武科是沒有殿試一關的,通常都是兵部主持,考生外行居多,考官更外行,能選出什么人來,也就不問可知。
這一次趙禎卻是一反常態,他任命狄青為武科主考。
以往的考試題目主要是兩項,一個是策論,一個是弓馬射箭。
這次的考試科目完全改變了,考試分成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科目,包括騎射,策論,體能等等。
第二部分則改成了實戰較量。
狄青從軍中抽調了一批年輕將領,先是進行沙盤推演,接著是實戰演習。從頭到尾,沒有一絲一毫的含糊。
而且狄青還制定了近乎殘酷的要求,打贏軍中將領,才算是通過會試。
很不幸,武科的通過率不足兩成,只有區區126人!其中將門子弟,占了95人,剩下的31人,也是武學出身。
論起比例,武科來得要更加驚人!
這也沒有辦法,畢竟武學太專業了,根本不是能滿天下推廣的。
事后趙禎還反思了自己的錯誤。
當初一時興起,就嚷嚷著滿天下辦武學,可試問能當武學教師的,整個大宋有多少?鴻儒哪都有,名將也就那么幾個!
攤子鋪得很大,投入不少,可是到頭來,卻培養不出幾個合用的人才,有什么必要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连城县|
迁西县|
嘉善县|
张家川|
台前县|
贺兰县|
桃源县|
平罗县|
临猗县|
睢宁县|
吉林市|
卢氏县|
普兰县|
沈阳市|
商水县|
会理县|
平凉市|
扎赉特旗|
上饶市|
会东县|
栖霞市|
临清市|
榕江县|
万源市|
开阳县|
乌兰浩特市|
成都市|
布拖县|
济源市|
利辛县|
岳西县|
伊金霍洛旗|
天台县|
洪洞县|
昭觉县|
锡林郭勒盟|
巩留县|
蕉岭县|
临漳县|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