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大宋將門》


    第(1/3)頁

    王寧安送走歐陽修之后,就開始了緊張的忙碌,他要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了。

    他確信歐陽修能帶來和平,只是和平不會很長……倒不是擔心遼國會反悔,而是王寧安準備動手了。

    他朦朧記得耶律宗真就要死了,這位皇帝得到了一個廟號,叫做“興宗”,幾乎所有老人都得到祝福,要長命百歲,可實際上能活到一百歲的寥寥無幾……這位遼興宗同樣沒有興旺遼國,相反還敗光了蕭太后留下來的遺澤,遼國內(nèi)憂外患一點不比大宋少。一個原本就病入膏肓的帝國,又被王寧安坑了無數(shù)次,遼國的情況可想而知了。

    王寧安告訴歐陽修,必要的時候,可以放棄渤海國……當然這是口頭上的,只有擺脫了大宋的束縛,渤海國才可以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這段時間,王寧安抽出了2000名水手,又在倭國用絲綢和瓷器弄到了500名武士,再加上各種辦法湊起來的人馬,渤海國名義上擁有了一萬士兵。

    除此之外,王寧安還下令船隊,將濟州島弄到了手里。

    他還擔心高麗人會反擊,說不定會打一仗,但誰知道高麗人也絲毫不在乎這個荒島,尤其是聽說有大宋的船只前來,他們居然也想和大宋通商,還準備借助大宋的力量,對付遼國……相比這些大事情,一個海上的孤島確實沒有什么價值。

    只是王寧安得到了消息之后,簡直要跳起來了。

    野狼谷馬場已經(jīng)到了瓶頸,這里海拔很低,缺少寬闊的牧場,可以供戰(zhàn)馬奔馳。而且隨著人口越來越多,土地變得金貴起來。

    牧場占地廣闊,產(chǎn)出又很少,如果不是王寧安堅持,勤快的百姓就會把牧場變成農(nóng)田……王寧安也看出來了,難怪各地的牧監(jiān)越來越小,把好馬也養(yǎng)成了驢子,實在是沒有辦法。

    濟州島到手了,下一步就是去三哥那里,拿到小卷毛馬瓦里馬,有了強壯優(yōu)良的戰(zhàn)馬,王家的鐵騎又會提升一格,懟起遼國來,更加輕松容易……

    戰(zhàn)馬關(guān)乎帝國的興衰,絲毫馬虎不得。

    三伯王良瑾主動請纓,另外王寧宣也跟著去了。

    在王寧安的印象里,這個王三郎還是一副兩筒清鼻涕,一說話不聽吸溜吸溜的德行……誰知道,這些年過去了,他也快二十了,身體很健壯,長得也人模狗樣的,馬術(shù),箭術(shù),武術(shù),甚至游泳都很不錯,去年冬天,他和幾個士兵巡邏,趁著冰面結(jié)凍,還伏擊了遼兵,殺了5個人,繳獲兩匹戰(zhàn)馬,一時間轟動了王家軍。

    三伯和王寧宣一起離開,王寧安放心了不少,相信他們有本事完成任務(wù)……

    馬解決了,剩下的就是人。

    說來慚愧,騎墻戰(zhàn)術(shù)最突出的一點,就是訓練周期短,不挑人!

    據(jù)說法國的那位小個子曾經(jīng)用八個月,就把農(nóng)民變成了強悍的龍騎兵……王寧安算過,并非不可能,就拿普通的步兵來說,半年多就能把隊列走齊,情況緊急的時候,也可以上戰(zhàn)場。

    騎兵比步兵復雜一些,八個月或許能行……但是王寧安覺得還是要慎重訓練,雖然時間很緊,但是也沒到拿人命開玩笑的地步。

    如果有騎術(shù)根底,一年的時間就能成功,如果全都從零開始,估計要兩三年的時間,即便如此,也讓王德用感到咋舌!

    遼國的鐵林軍,至少要五年的時間,實際上很多遼兵還穿著開襠褲呢,就要在馬背上輾轉(zhuǎn),等到十幾歲,二十來歲,才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戰(zhàn)士。

    培養(yǎng)周期何等之長,加上他們的人丁稀少,跟王家軍對拼消耗,絕對是活得不耐煩了。

    ……

    大蘇這些日子拉著兄弟,還有柳羽,潘肅等人,一直在軍營忙活,終于有一天,他們幾個聯(lián)袂找到了王寧安。

    柳羽的臉色很不好看,他垂著頭,一副滿肚子氣的模樣。

    “老大,蘇軾不安好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阳县| 天全县| 龙南县| 绵竹市| 太谷县| 习水县| 高碑店市| 溆浦县| 宜良县| 平山县| 茶陵县| 高邑县| 林西县| 十堰市| 湄潭县| 嘉义市| 崇礼县| 青州市| 萍乡市| 会同县| 淮南市| 东宁县| 南皮县| 南开区| 镇沅| 安徽省| 安吉县| 白城市| 阳江市| 原阳县| 大连市| 运城市| 纳雍县| 襄垣县| 金阳县| 喜德县| 乌海市| 会泽县| 南汇区| 融水|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