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千萬大單-《大宋將門》
第(1/3)頁
人事的變動,能嗅出很多的東西,文彥博和龐籍外貶,顯然標志著趙禎要采取更積極進取的對外策略,讓賈昌朝獨掌樞密院,顯然就是關鍵的一步。賈昌朝雖然軍事才能比不了龐籍,但是他在河北期間,結交很廣,幾支強兵都愿意買他的賬,可以想見,賈相公有了一展身手的好機會。
令人玩味的則是東府的變化,富弼沒有隨著文彥博一起罷免,依舊保留了集賢殿大學士的位置,趙禎還是很懂分寸的,至少他不想徹底和保守的官僚鬧翻。至于新任的昭文館大學士宋庠,是個沒注意的墻頭草,哪邊風硬往哪邊倒。
如果趙禎強勢,宋庠就是一個聽話的首相,如果皇帝弱勢,他就會跟著言官跑……
總體上來說,以文彥博、富弼、龐籍等人為代表的傳統官僚,開始受到了壓制,但是他們實力雄厚,根基扎實不論是高端戰力,還是底層影響力,都不容小覷。尤其是把持著士林輿論,想要撼動他們,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不過還算是良好的開始,至少出使遼國,不用擔心自己人掣肘了。
王寧安的心情很不錯,可趙宗景卻不然,自從進入遼國境內,他的眉頭一天比一天皺得深,沒幾天下來,跟一個小老頭似的,悶悶不樂。
遼國人也看出了趙宗景的低落,沒事總拿言語刺激他。
“看到沒有,這里就是范陽,當初安祿山在這里起十五萬大軍,一路奪取長安,從此之后,天下逐鹿,群雄并起,我大遼福澤天佑,你們漢人不是喜歡說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由此看來,是上天把燕云交給了大遼,你們無福無份,就不要癡心妄想了?!?
趙宗景簡直要氣炸了肺,一路上所聞所見,讓這個小王爺越發悲傷。渡過白溝河,按理說就是遼國境內,可兩旁田連阡陌,百姓往來耕種,無論從穿衣,還是語音,幾乎同河北沒什么差別,相比之下,比起長江以南,更是像是中華之地。
以往趙宗景只是有個朦朧的念頭,他現在卻完全清楚了,這里就是中原王朝的地盤,上面住著的人和你長得一模一樣,都是辛勤勞作,都是春種秋收,黃皮膚黑眼睛……可是!可是!可是?。?
如今卻被生生納入了蠻夷的版圖,那種骨肉撕裂一般的痛,讓趙宗景徹夜難眠,輾轉反側。
當初太宗皇帝傾盡全力,兩次北伐全都慘敗,沒能一鼓作氣拿下燕云,從此之后,不但國土割裂,同胞分離,而且大宋的門戶洞開,自古以來,農耕和游牧的分界線就在長城一線,無論秦漢隋唐,都把版圖伸到了長城一線。
守住了長城,進可以攻,退可以守,進退自如,等于給繁華的中原加上了屏障。
可失去了燕云的屏障,從汴京向北,一馬平川,再無天險可守。大宋只能發了瘋一樣,囤積百萬大軍,試圖靠著人數優勢,彌補機動戰力的不足。可是缺乏訓練的農夫,如何同在馬背上長大的強盜抗衡?
危若累卵,這四個字形容大宋的狀態,實在是太貼切了。
黃河決口,所有人都擔心遼國會趁機南下,其實不是沒有道理。
幸運的是遼國也出現了內亂,仰賴天子仁慈,將士用命,擋住了遼國的壓力,簡直是不幸中的萬幸。
可是老天爺會一直保佑大宋嗎?
下一次出現災荒,內亂,遼國鐵騎會不會趁機南下?
二十多年,自己一直過著舒舒服服的小日子,從來都是衣食無憂,汴京的繁華讓自己迷茫了,以為活在了太平盛世,以為趙家的皇帝是千古圣君,以為天下安康,江山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直到此刻,趙宗景才猛然醒悟,他其實是活在一場幻夢之中,稍不留神,夢醒了,繁華就像是一筐雞蛋,會被輕松敲碎,什么都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枝江市|
嘉鱼县|
洪雅县|
乌兰察布市|
望谟县|
丰台区|
田东县|
册亨县|
大关县|
锡林郭勒盟|
梁山县|
得荣县|
晴隆县|
库尔勒市|
公主岭市|
如东县|
徐州市|
青浦区|
太谷县|
曲阳县|
图木舒克市|
江口县|
扶风县|
吉首市|
铁力市|
松潘县|
电白县|
铜川市|
封丘县|
天镇县|
留坝县|
应城市|
固原市|
连城县|
巴青县|
三门县|
静宁县|
漳州市|
房产|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