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門閥私軍雖然不是正規軍,但好歹頂著一個門閥的聲望,若是如山匪盜寇那般擄掠村鎮、搶奪平民,豈不是敗壞自家名聲? 可眼下軍中糧秣告罄,幾次三番派人前往關隴那里催糧,得到的答復卻只是“等一等”。奶奶個腿兒的,人得吃飯、馬得吃草,這如何能等? 白面中年人張口罵了一句,但權衡再三,難以下定決心。 縱兵擄掠村寨平民,放在任何時候都是大罪,尤其眼下關隴并非起兵叛逆,而是“廢除太子,撥亂反正”,性質上依舊在朝廷規則之內,任何行事都要遵循大義名分,否則必將招致強烈反彈。 幾個青年見他由于不決,遂七嘴八舌勸道:“吾等亦知此事不大妥當,可眼下李勣封鎖城關,許進不許出,咱們想回家也回不去!如今糧食告罄,關隴不管不問,這些家兵怎么辦?” “非是吾等愿意如此,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此事關隴理虧在先,將咱們召來關中卻連糧秣都不管,就算咱們略有出格,想來也無甚大礙。” “當兵吃糧,若是沒飯吃,那些家兵可不管誰是家主、誰是郎君,只怕立時就要崩潰!” …… 白面中年人被吵得腦仁疼,只得無奈道:“行行行,就按你們說的辦!但是切記只擄掠糧秣,萬不可傷害性命,否則無法收場。” “叔父放心,吾等省得!” “咱們又不是山匪路霸,何需傷害百姓性命?只要乖乖將糧秣交出,一根毫毛也不碰他!” 白面中年人終于點頭:“收斂行事,不可招惹是非,切記切記。” “喏!” 幾個青年早已經憋瘋了,興致勃勃的答允下來。 每一個男人心里都有一個英雄夢,這些門閥在長孫無忌的威逼利誘之下不得不派兵進入關中,家中長者雖然有著各方考量,但是對于族中年青人來說,卻都認為乃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天賜良機。 在這些年青人看來,關隴門閥實力雄厚,成事只在遲早,這個時候能夠參預進去,一定能夠撈取很多好處。再者說來,帶兵打仗這種威風凜凜之事,誰不是熱血沸騰呢? 然而事與愿違,興沖沖來到關中,卻被安置在這鄭縣郊外,關中局勢更是風云突變,東宮節節勝利,關隴步步敗退,連續幾場大戰打下來,東宮已然起死回生。 及至金光門外十余萬石糧秣被房俊一把火燒個精光,攻守之勢更是徹底逆轉,原本氣勢洶洶、志在必得的關隴門閥,已經不得不主動向東宮祈求和談,而東宮之條件,極有可能觸及天下門閥只利益…… 再加上李勣截斷潼關,許進不許出,這些門閥私軍一下子成了甕中之鱉,惶惶不可終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