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番話是轉述長孫無忌之言,明面上說的挺好,實則本意便是四個字——各安天命。 之所以東西兩路軍隊沿著長安城兩側一齊向北挺進,就是欺負右屯衛兵力不足,難以同時抵御兩股大軍進逼,顧此失彼之下,必然有一方失守。但右屯衛的戰力擺在那里,一旦其決定放一路、打一路,那么被打的這一路所面對的將是右屯衛兇猛的攻擊。 損失慘重乃是必然。 但長孫無忌為了避免被關隴內部質疑其借機消耗盟友,干脆將長孫家的家底也搬上臺面,由長孫嘉慶率領。關隴門閥之中排名第一第二的兩大家族同時傾其所有,其余人家又有什么理由不竭盡全力呢? 宇文隴沒法拒絕這道命令,他固然有面臨被右屯衛兇猛攻擊的危險,長孫嘉慶那邊同樣如此,剩下的就要看右屯衛到底選擇放哪一個、打哪一個,這一點誰也無法揣測房俊的心思,所以才說是“各安天命”。 挨打的那一個倒霉透頂,放掉的那一個則有可能直逼玄武門下,一舉將右屯衛徹底擊潰,覆亡東宮…… 宇文隴沒什么好糾結的,長孫無忌已經盡可能的做到公正,長孫家與宇文家兩支軍隊的運氣由天而定,是死是活無話可說。可若是這個時候他敢質疑長孫無忌的命令,甚至違令而行,必將引發整個關隴門閥的聲討與敵視,無論此戰是勝是敗,宇文家將會背負所有人的罵名,淪為關隴的罪人。 深吸一口氣,他沖著傳令校尉緩緩頷首,繼而轉過身,對身邊將校道:“傳令下去,大軍即刻開拔,沿著城墻向景耀門、芳林門方向挺進,斥候時刻關注右屯衛之動向,敵軍若有異動,即刻來報!” “喏!” 周邊將校得令,趕緊四散而開,一邊將命令傳達各部,一邊約束自己的部隊集結起來,繼續沿著長安城的北城墻向東挺進。 數萬大軍旌旗招展、軍容鼎盛,緩緩向著景耀門方向移動,對于面前的高侃部、身后的吐蕃胡騎視若無睹。 這就好似賭博一般,不知道對方手里是什么牌,只能梗著脖子來一句“我賭你不敢過來打我”…… 何其悲壯也? ***** 高侃頂盔貫甲,策騎立于軍陣之中,永安渠水在身后湍湍流淌,河岸兩側林密稀疏。芳林園乃是前隋皇家禁苑,大唐立國之后,對長安城多方修繕,連帶著周邊的景物也予以維護修葺,只不過因為隋末之時長安連番大戰,導致禁苑之中林木多被焚毀,二十余年的時間雜樹倒是長出一些,卻疏密不一,猶如斑禿…… 斥候帶來最新戰報,宇文隴部先是在光化門西側不遠的地方停駐,不久之后又再度啟程直奔景耀門而來,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