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思緒轉動之間,他已是再度化作一縷清煙,施展遁法,在無垠云海之中不斷飛騰挪轉,往溟滄派山門所在歸去。 蘇玉恒這一縱云飛馳,便是數日過去。 他在兩洲界間遍覽無邊山水,如畫江山后,終于來至溟滄派下院所在的蒼梧山十八峰的地界。 蒼梧山位于龍淵大澤西北方位,他自兩洲界間返回溟滄門內,自然是要經過此地的。 蘇玉恒在云海間飛遁時,往腳下群山俯瞰而去,只見蒼梧山仿若一道天門屏障擋在龍淵大澤向外的出路上,門前有一條自北海流入進來的蜿蜒如玉帶的活水被兩岸側峰夾在其中,形似出入開口,便是在飛舟上,也能聽見湍急的流水之聲。 在往前方望去,便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澤湖泊,其也是東華洲十大靈穴之一,凕滄派的正院以及諸多靈島福地的所在之地——龍淵大澤。 此地向來有著“蒼梧險山登仙路,龍淵大澤躍天門”的雅說,以往蘇玉恒只在靈巖島上修道,從未來過這蒼梧山附近,現下從云海上俯瞰一看,果然應景的很。 不過蘇玉恒在望見著溟滄派下院所在的蒼梧山時,心下卻是不由得思忖起真傳弟子之事。 溟滄派內的真傳弟子之位,向來唯有從下院之中開脈破境走上來的低輩弟子方能獲得。 可溟滄派十大弟子之位,也唯有真傳弟子方能坐上去,若是沒有著真傳弟子的身份,便是你能在大比之中斗敗其余弟子,也不一定能夠坐得上去。 而蘇玉恒意在此屆十大弟子大比之中,拿下一個坐次,這真傳弟子的身份,卻是必須取拿到手的。 但如果從眼下來看的話,這真傳弟子的身份似乎唯有從下院之中走出的低輩弟子方能取得,似他這等一直在世族之中修道的弟子,基本是無緣此等身份了。 可實際上卻并非是如此的,凕滄派中頗為鼓勵內門弟子去挑戰諸位真傳弟子,有意設下兩條門規。 其中之一便是“討爭”,若是真傳弟子勝了,內門弟子不過是損失些丹藥靈貝罷了,可若是內門弟子若勝,還有門中賞格可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