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白老伯笑了笑道: “若是不能將糧食追回,便不與你說了。師兄在宮中做侍奉官時,曾與并州知州龔茂才有過一面之緣。 故而迫使那些人將物資運往那里,隨后潛入忻州打探虛實。待看到張茂則因失了圣旨被人押入大牢時,便尋思助其一臂之力。 殊料待欲動手時,卻發(fā)現(xiàn)另有一人易容成柳通判的樣子也來偷盜。遂好心助其一臂之力,卻不想此人謹慎至極,并未出手。” 謝三聞言,連連拱手施禮道: “原來昨晚乃是二位道長暗中相助,多謝一番美意。如今我已追隨掌柜的左右,我們也算一家人了。” 李植微微頷首道: “小兄弟客氣了,你那易容術(shù)出神入化,險些令貧道真假模辨。據(jù)我?guī)煾秆灾v,這世上唯有一人可達此化境。 便是被稱為‘義賊’的宋四公,此人懷揣把‘百事和合’的鑰匙。不論何鎖,皆應聲而開,可惜此人早已隱退多年,沒了消息。 “鄙人不才,便是他的弟子了,在這忻州城內(nèi)開了一間制鎖的鋪子。說起‘百事和合’,倒并非什么鑰匙,僅為一根鐵絲。 不過本人自打受掌柜的點化,改邪歸正后,再也不做干雞鳴狗盜之事了。” 幾人越談越投機,洛懷川問向李植道: “李道長,我有一事不明。你既無意這門親事,又為何答應成親呢?既然入了洞房,又為何在新婚之夜翻墻逃走呢?如此行徑,豈不令人費解?” “是呀,道長,快說說,我等也很想知道呢。” 愛湊趣的齊希廉聞言,一下子挪得離李植近了些,目光不停地在他身上游走。 李植微微笑了笑道: “我自少時便背著爹娘入了道門,拜在恩師玄陽真人門下。又哪里會屈從世俗,娶人為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