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人之言誠不虛也,漢以之興者,乃因漢武帝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統守,納士招賢,賞罰信明。 然人無完人,其窮奢極侈,繁刑重斂,內筑宮室,外取四夷,逼得百姓疲敝,起為盜賊。 又因巫蠱之禍,逼得太子謀反,間接害死一代賢后衛子夫。更最不該者,即是閹割了秉筆直言之司馬遷。 若非其晚而改過,痛下輪臺詔,又怎能以類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呢?” “嗯,聞汝之觀點,確實與眾不同,總能一語中的,講出更中肯之道理。我再來問你,對于當今天子。你又如何看?” 若是換做旁人,必不會實言作答。大抵講一些冠冕之言,或避而不答。司馬光則不然,略一遲疑道: “大人動問,晚生不敢不答。然既開口,必從中道。官家承繼大統以來,雖無甚驚人之舉,然宵旰夜寐,勞心于國事。 性情寬厚,禮賢下士,慈愛萬民,有躬儉溫謹之德,料想其下必出盛治。然唯惜其寬仁少斷,過于重情,未嘗不是一大缺憾。” 二人之間的問答,早便吸引了一大群學子津津樂道。對于司馬光直言評價當今天子,不無現駭然之色。 不過細一思量卻發現,言語恰當,竟無絲毫偏頗溢美之詞。不由對其產生艷羨之情,謝院長正是贊譽有加道: “老夫見司馬公子行事之風格,倒令我想起令尊司馬大人。據說官家曾因賞其才華,提拔他任知諫院。 殊料卻遭司馬大人多次上書懇辭,據說官家曾不解地對宰相道: ‘別人都喜歡升官,只有司馬池謙讓,真是難能可貴。’,此事一時傳為佳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