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韓琦聞聽其頗具傳奇色彩的經歷,不免一陣唏噓感慨,這才想起來問洛懷川今日過府拜訪的目的。 洛懷川倒也直爽,喊不掩飾地道: “哦,不瞞大人,此行乃是受義弟韓絳所托,不得不來。 另據我對韓家幾位兄弟的了解,韓大人斷不至于糊涂到為此冒險,故而前來向您討個人情。” 一句話給韓琦說糊涂了,懵懵地道: “洛掌柜的倒是坦誠,不過我只是一介言官,如何有決斷此事之能力?即便有,官家目前并無圣意裁決,又哪來的人情可討?” “大人,此言差矣。官家之所以尚無定論,乃因未收到您手里的那份證據罷了。不過您若是將證據呈上去了,或許會陷官家與兩難之地。” 韓琦聞言,一愣,追問道: “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官家秉公決斷即可,又難在何處?洛掌柜的不妨說說看。” 洛懷川又為二人各自斟了一杯酒,淺酌一口道: “官家剛剛罷黜了呂夷簡、王曾、蔡齊、宋綬,本就惹得朝野震動。你的證據一旦到了官家手中,便是逼著他二次罷相。 目前西夏虎視眈眈,隨時有自立之傾向,官家早已為此寢食難安。倘若此時傳出此等丑聞,朝廷顏面何存? 加之他尚未從喪子之痛的打擊中完全走出來,你說,不是騎虎難下,又是什么?” “聞你之言,倒是這么個理。不過若此事不與天下學子一個交代,又于心何忍?況韓某身為言官,理當秉持正義,又豈能顧慮這許多?” 洛懷川見說不動他,眼珠一轉問道: “想必韓大人還記得王曾告呂相受賄之事吧?未想到三頭對案時,王曾卻拿不出證據來。 你就敢保證你那同鄉與你的證據是干真萬確的么?既是同鄉,又怎能無有串通之嫌疑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