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仁宗更是感覺經過這半載的磨煉,邵雍變得越發超然物外,仿佛他本就不屬于這個塵世的一般。 要說仁宗是如何會來到國子監了呢? 原來虎子按照洛懷川的囑咐來見仁宗時,將邵雍事先答應邵必去講學之事說了一遍。 仁宗早知道國子監那幫官家子弟掛名的多,真求學的少。 便有心實地考察一番,也好看看邵雍如何教授學生。 倘若其能勝任,便有心將他留在國子監,為朝廷培養后備力量。 不曾想,在他與邵雍提出任命時,卻被其婉拒了。 仁宗見其始終不肯接受恩蔭,入朝為官,便也未再堅持。 不過內心實在想多留他在京城停留些時日,遂言道: “這篇《大學》雖文辭簡約,卻含儒家修身之道與治國治理。先生既然開了頭,豈能半途而廢。 再者,離白礬樓秋季‘賣新’之日不遠,屆時朕將親臨,為小師父釀制的‘顏如玉’酒捧場,便先留下好了。” 洛懷川也在一旁挽留道: “是呀,先生,共城書院的學生不是還有邵伯父可以代為講學么?” 邵必見狀,也與韓絳、齊希廉從旁執意挽留。邵雍見盛情難卻,遂環揖施禮道: “承蒙官家厚愛,及諸位抬舉。想我邵雍乃一介落第舉子,能得諸位如此看重,再推辭便自取其辱了。 索性留下來,待飲了‘顏如玉’酒,再返共城不遲。” 仁宗見其應下來,也是滿心歡喜,約好了邵雍進宮的日子,便與張茂則回去了。 洛懷川見邵雍課也講完了,遂招呼眾人道: “能與諸位相識,洛某三生有幸。走,隨我去白礬樓痛飲一番如何?” 眾人聞言,自是歡喜不盡。簇擁著二位先生,喜滋滋地走了。 孫無擇見邵雍與洛懷川出去,卻帶回來二十幾位官家子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