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正當眾人如醉如癡的沉浸在這如夢幻般美好的境界時,洛懷川再次來到中央的高臺上: “諸、諸位,輞川宴已然備好,只待大家品鑒。然皇極閣每次只能招待二十位食客。 為、為避免因爭位置引起不快,攪了各位雅興,故本店決定,采取抽、抽簽制。” 一位富商早已按奈不住激動的心情,率先言道: “少掌柜的,倒是快說說看,如何個抽法?” 另一位也附和道:“這主意不錯,那還等什么,速說要求便是。” 旁邊的那位懟懟他,豎起一個手指: “噓,輕聲、輕聲,免得驚了仙子,又失了身份。” 只見洛懷川一揮手,無擇捧著一個木盒子走了上來: “諸位,這只木盒里裝有一百支簽,但僅抽到寫有‘輞川’字樣的二十位客人,才有幸品嘗到這道絕世美食。 其余未抽到的,只好等明日再品嘗了。 不過,因在座的諸位皆是寫得出二十首詩文的鳳采鸞章之士, 為了不讓列位掃興而歸,本店決定,請諸位免費品嘗少掌柜親釀的養生美酒,不醉不歸。 此言一出,諸人再無疑義,紛紛按規矩行事。 抽中的不免志得意滿,抽不中的眼望著靜貞師太領著一眾廚子上菜,未免一陣陣長吁短嘆。 皇極閣落座的二十位見各自眼前的景致乃用鲊、膾脯、醢(hǎi)醬瓜、黃赤色汁等斗成。 色彩繽紛艷麗,搭配巧妙絕倫,雕工、刀工更是嘆為觀止。 不由得嘖嘖稱贊不已,皆從箸瓶中取出玉箸將欲食啖。 其中一位穿戴華貴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朝師太深施一禮道: “諸位且慢,眼前之物合起來是否與那輞川圖如出一轍,尚未可知。何不先驗來,再啖不遲。” 眾人聞言,紛紛將玉箸停放于止箸上,齊齊響應。 靜貞師太微微一笑,吩咐王嫂按順序將眾人跟前的菜品端到中央的宴幾上,召喚道: “請列位貴客上眼觀瞧,看看貧尼的拙計是否入得了列位高才雅士之法眼?” 二十人聞言,幾乎同時起身,團團圍在宴幾旁。 眼前哪里還有什么美食,分明是云水天光,舟往楫還,游人怡然閑樂,意境出塵的一幅畫卷。 諸人也顧不得品鑒美食了,紛紛詩興大發。 你唱我合,你來我往,隨口吟來之句皆是錦繡華章。 斗到興處,索性潑墨揮毫,把個皇極閣四壁硬生生弄成了一幅書法集萃圖。 靜貞師太見此,口念“阿彌陀佛”,轉身欲退出去。 “大師,且留步。” 一位身著上衣下裳,外罩廣袖寬袍的雅士站起身,幾步來至師太面前,口念彌陀,頂禮道: “師太,在下學佛多年,一直有一疑問縈繞心懷,橫亙不去。 今日有幸得遇大師,懇請您為在下答疑解惑。” 靜貞師太聞言,回轉身,手捻佛珠,微微頷首: “但不知這位施主有何疑問,只管問來,貧尼自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有勞了,請問大師,如何理解‘半升鐺內煮山川,一粒粟中藏世界’?” 靜貞師太微微一笑道: “《法華經》云:‘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此唯一真實的,便是諸人之佛性。 性,當體即空。因空之故,則無大無小,放之彌六合,卷之退藏于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