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楔子 第四回 虞知府探秘問鄉俗 夫子祠…-《尊神開卦》


    第(1/3)頁

    季老伯見狀,急忙過來解圍:“大人,可否由小老兒代為回答?”

    “無妨,本官只是好奇罷了,只要說得清楚,講得明白,誰人回答,皆是一樣的。

    如此,便有勞這位老人家了。”

    季老伯得了鼓勵,頓時來了精神,清了清嗓子,朗聲言道:

    “說來這可是此地的一個舊風俗,但凡老一輩死了,

    皆先葬在自家田地頭里,意味著后輩人能得其庇佑,風調雨順。

    待滿周年時,再尋個適宜下葬的好日子,正式遷入祖墳,這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入土為安。”

    “這本官確實鮮有耳聞,不妨請這位老伯細說來聽聽?!?

    虞大人及一干隨從也頗感興趣,伸長脖子,豎起耳朵,聽季老伯繼續往下講。

    “話說前朝初年,鄉里有個大孝子,喚做孟仙游,家里尚有一個弟弟喚做孟晏深。

    為了供其讀書,仙游便將田里的活計全部攬了下來。

    那一年孟晏深進京趕考,誰知這一去竟杳無音信。

    爹娘日夜牽掛,不久便相繼故去了。

    仙游將二老葬在自家田埂旁,這片田地正在大路旁邊啊,是村里對外的唯一通道。

    這樣做的目的,一來可以趁耕作休憩的空檔,能陪爹娘聊聊天,以慰思念之情。

    二來嘛,若是弟弟回來了,爹娘便可第一時間看到。

    不想周年祭日那天,他爹娘的墳頭上陡然刮起一陣怪風。這一下,可將他嚇得夠嗆,連連跪下磕頭。

    周圍一同勞作的鄉親無不驚駭不已。

    恰逢遠處鑼鼓喧天,前呼后擁的過來好大一支隊伍。

    一名差役手里拿著面銅鑼,一邊敲,一邊高聲唱喏。

    中間一高頭大馬上,披紅掛彩的,端坐著一位青年后生。

    路過田間時,后生一眼瞥見孟仙游,先是一愣神,隨即翻身下馬,納頭便拜。

    原來竟是他離鄉多年的兄弟高中狀元,奉旨回鄉祭祖。

    晏深得知家里情況后,認為此番高中,必是爹娘在天之靈保佑。

    遂將祖墳修葺一新,將爹娘風光大葬。此事轟動了十里八鄉。

    此后,家家效仿孟仙游之舉,久而久之,便成了鄉俗,在這一帶流傳下來?!?

    “原來如此,記得本官讀《論語》時,見‘子入太廟,每事問?!瘜@一句心存困惑多年,總覺得圣人行事不必如此謹慎。

    今日老伯一番話,令虞某茅塞頓開。

    看來各地鄉俗背后無不寄托著鄉民們美好之心愿,值得尊重啊?!?

    這時,鄉里的耆老程向英在差役的攙扶下,打遠處走來,虞大人急忙迎上前去問好。

    “哎呀,有勞程老先生大駕,今日請您來,主要是為了瞧塊玉碑。

    您可是河南地界最有名望的金石鑒定大家,您給掌掌眼,看一看此碑是真是假?”

    程老先生與他簡單寒暄幾句,便被扶著坐一處石墩上。

    手捻胡須,對著玉版及拓下來的宣紙仔細品鑒著。

    少頃,不禁面露喜悅之色:

    “虞大人,此碑確是宋時之物,碑文也是邵雍大師所留?!?

    虞大人聞聽,再一次震驚不已道:

    “此碑竟在洛郎中爹娘墳前挖出,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大人,您有所不知,還有比這更巧的呢。

    邵雍先生有一位親傳弟子,喚做洛懷川的。

    便是我家先生之先祖,還是仁宗皇帝的先生呢。”

    一旁的齊儒生忍不住插言道。

    程向英老前輩聞他如此言說,不以為然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泉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刚察县| 莱阳市| 石柱| 县级市| 泸溪县| 达日县| 泰兴市| 嘉禾县| 梁山县| 保靖县| 紫金县| 航空| 绥棱县| 桦甸市| 龙游县| 莱芜市| 泰兴市| 乌海市| 商都县| 吴忠市| 宜州市| 饶阳县| 乌鲁木齐市| 胶南市| 天镇县| 天峻县| 景德镇市| 宁安市| 门头沟区| 读书| 钟山县| 房山区| 郧西县| 都昌县| 新平| 枣阳市| 景泰县| 涟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