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睡夢中,洛懷川忽覺身子被一股風裹挾著,腳下宛若踏著云朵一般,輕飄飄的離開了地面,眼前霧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 大約過了有一炷香的時間,云頭落地,眼前赫然現出一座奇異的山峰,怪石嶙峋,直插云霄。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身穿紫色八卦羽衣,手執一柄寶扇,正站在一株古松下,笑瞇瞇的注視著他。 洛江天一見,遂緊忙近前施禮道:“晚輩見過道長,敢問道長,您不是答應將晚生送去大宋朝,如何違背諾言,轉道去了大明?” 老者手捻胡須,呵呵一笑:“貧道且來問你,你為何要穿越到宋朝拜邵雍為師?” “回道長,現代人皆知邵先生乃相術大師,一代神算。我若能拜其為師,便可未卜先知。 如此日后行起事來,便可有所防范,也不至落得似前生被人陷害而鋃鐺入獄的下場了。” 不想老道聞言,面上頓現不悅之色,沉吟半晌,方才言道: “后生,若是僅將易經這門博大精深之學看成占卜問卦,那你可是將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全然糟蹋了呀。” “哦,難道不是嗎?邵先生傳下來的《梅花易數》,不就是用來為世人趨吉避兇,趨利辟害的么?” 老者搖著羽扇,緩步走下高臺,拉著他坐到旁邊的石登上,拍拍他的肩膀: “此言謬矣呀!康節一生精研先天象數之學,窮畢生精力為后人留下一部經天緯地之奇書《皇極經世書》。 此書玄思宇宙,彌綸天地之道,艱深博奧,尋常之人皆不敢涉其藩籬。內里不但運用易理與易教推究出宇宙起源及自然演化之規律, 更以天地之變遷,陰陽之消長,佐證了華夏由唐堯至五代間三千年之歷史變遷。更闡述了皇、帝、王、霸之理,彰顯大、中、至、正之道。 然元代一些江湖術士因不能洞察此學玄機,妙用其生化之理,窺萬物之幽微,遂穿鑿附會,假托康節之名,著成一部單純命書,美之曰《梅花易數》。”。 洛江天聞言,恍然大悟道:“原來先生之學乃是以天道盡萬物之理,以人事而驗天時之預測學。 若非道長點播,晚輩或單純以宿命論觀點認知,豈不污了康節先生一世之英名。” “嗯,孺子果然可教,你能一語中的,說出此番見解,足見慧根深種。必能將象數之學發揚光大,并為其增光添彩。 如今貧道心愿已了,也可就此升入仙界,日后再無牽掛了。” 言罷,老者輕搖羽扇,欲待轉身離去。 “道長請留步,晚生尚有疑惑未解。想我洛江天乃滾滾紅塵中一介微塵,資質愚鈍,對易道之學更是懵懵懂懂。 如今落魄潦倒,有何德何能敢當此大任?況晚生時下已誤穿到大明王朝,如何能拜得了邵康節先生為師? 既然拜師不成,又哪里談得上傳承?還請道長另擇伶俐睿智之人擔此重任,免得晚生辜負您一片厚愛之心。” 話音未落,連連三揖婉拒。 老者轉身雙手相攙,口里不住贊道:“人貴有自知之明,適才你一番慷慨陳詞,足以令貧道放心托付。 至于萬千人中為何獨獨選中與你,日后自有分曉。你在這里尚有重責在肩,此事非你莫屬。 待使命完成,自然會去宋朝。不過即便到了哪里,你與先生的緣分也未到,勿要心急才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