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一下!” 王小石沖著場內大聲喊道,隨后飛速地朝內場跑去。 黃宇在第一次試跳失敗后,感覺自己還是有些力有未逮,仔細又琢磨了一下王小石先前起跳的動作,感覺他那樣起跳更會有力道。 就在這時,就見王小石氣喘吁吁地跑了過來,到了跟前對他說道: “我這里有個改良版的‘雙動力’起跳動作你要不要試試?” 沒錯,王小石想到的辦法就是讓黃宇臨陣采用新技術冒險一搏! “雙動力”起跳技術是2003年發明的,但一直都在進行持續改進完善。 這項技術的難點在于身體平衡性的控制以及身體重心在越過橫桿時,髖部如何及時控制下半身過桿的問題。 這些都在后來得到了解決! 而黃宇作為新生代跳高領軍人物之一,這項技術想必也不陌生,只要解決了相關的技術難題,增加那么一點點起跳高度說不定就會順利越過橫桿! 果然,黃宇眼神一亮,追問道:“就是你剛才起跳的那個動作么?” “不是,那個叫做‘三合一’起跳,這個暫時學不了,先把你會的改良一下,說不定等會就破紀錄了。” “好!” 雖然是第一次和王小石打交道,但黃宇卻莫名的對他有一種信任感。 和裁判員做了個歉意的手勢,對方答應可以再給他幾分鐘時間。 隨后王小石趕緊對他說道:“助跑進入到最后一步時,擺動腿著地瞬間相對較大的小腿著地角和著地髓角,對于保持助跑速度進人起跳是最關鍵的一環,由于速度、高度的變化,相應的起跳點也要發生變化......” 由于時間緊迫,王小石來不及和他多說,只能將現有最關鍵的幾個節點告訴他,相信以他物理學霸的頭腦應該很快能弄懂其中的原理。 “嘟!嘟!嘟!” 還沒等他說完,現場裁判已經吹響了哨音,示意王小石離開賽場。 剛才他是看在東道主及他冠軍的身份上,臨時性的給了他一個教練員特權,讓他可以進場面授機宜。 現在時間已到,比賽將繼續進行。 王小石站在外場,看著黃宇站在那里不停地皺眉,顯見這其中還有些道理沒有完全領會。 不過這會他也沒有辦法,剛才完全是臨時起意,想看看這位未來的師兄能不能破了記錄。 早知道這樣先前自己比賽完就要馬上去找他,而不是光顧著和同學敘舊。 “嘟!” 沒等黃宇想明白,裁判員已經吹響了比賽哨音,如果他不能在一分鐘三十秒內完成試跳將被視為失敗! “呼!” 閉上眼又靜靜思索了十幾秒鐘,黃宇這才開始從起跑點邁開腳步。 王小石在一邊注視著他有節奏的跑向橫桿,在離橫桿大約90公分遠的地方時,他右腳一蹬,隨即高高躍起,身體在空中轉體后想橫桿越去。 “這一跳比剛才高度并未增加多少,但腰腹得到了更多的擺動力量支撐,重心的控制應該會更自如一些。” 黃宇這一跳王小石在旁邊看得清清楚楚,感覺這一跳應該還是比他先前那次把握更大。 “砰!” 然而,這次黃宇并未順利越過,在最后的環節由于收腿不及時將橫桿掃落,這次試跳失敗,他還剩最后一次機會! 然而他的眼睛卻更加明亮了,他看著王小石興奮地說道:“我想我找到其中一個訣竅了。” 接下來,他又重新丈量了一下助跑路線,將起跳點向外又挪動了五厘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