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0章 豬朋狗友聚少城-《我們一起去修仙》


    第(1/3)頁

    會議室內眾人,南北各異。

    舉例說明,全真道居于北方,大多在國內活動,與官方交往甚多,甚少出國出境。

    正一道則在南方具有大勢,在動蕩年月,不少正一道道士輾轉出國,只說天師道在海外都有分支,‘業務’接軌國際,非常因特耐神農。

    這也是為什么,作為官方交流代表的白卓南,對阿贊吞挺一無所知。反倒是兩位天師道,有所了然。

    再說那位名為黃文山的四十余歲道士,此人來自正一道一個極小分支,觀樓派。

    觀樓派追溯歷史不詳,乃至皈依正一道,都是黃文山在十年前親自聯絡主持,否則他就是山間一散修爾。

    觀樓派修習清凈法,有全真教義中的禁欲,但卻不禁酒肉,修行法以服氣辟谷為準,但功法殘缺。不過哪怕是殘缺功法,也讓他踏足后天,在晨間時,他被接引離開,更是讓無數人大跌眼鏡。

    不少怒罵聲也是對準了他——

    “臥槽,黃胖子還有真法?我去年買個了表的!”

    說實話,黃胖子在道門的口碑不是很好,明明修習清凈法,可此人卻喜于鉆研風水玄學,在南方各地與香江打開了很大的市場——

    人稱,黃大仙。

    他的風水堪輿術,真真假假讓人分辨不清,不過勝在口舌伶俐,很能哄人,以至于大把大把撈錢,引來不少嫉妒。

    這也是為什么,馬方登莫名其妙時,他將此事看得通透……

    甚至于,他作為香江風水學會的副理事長,自然也在被挑戰的行列當中。

    基本上來說……

    二十六人分作三派。

    全真道為一派;正一道為一派;還有就是如黃文山一樣非正統大派散人,自成一派。若不是黃文山在香江口碑頗大,且皈依了正一道,此次征召說不定還不見得有他。

    此時此刻。

    張宇的話音落下,引得屋內又是一陣倒抽涼氣的聲音回蕩——

    “嘶,飛降?!”

    全真、正一以及黃文山幾個流轉在南方斂財的修士,都對這個名詞不陌生。

    也就馬方登等寥寥二三人,仿佛好奇寶寶,瞪大眼珠子,想要在其他人的臉色上找到答案……

    哎,土鱉很尷尬。

    降頭術對大眾而言不算陌生,在南方民間傳說中頗為盛行,屬于東南亞巫術的一種。

    降頭術類似苗寨蠱術,分類也相差無幾。

    藥蠱,以毒蟲為引,善用可治病,惡用可殺人。

    蟲蠱,以蟲養身,比藥蠱更要一個層次,一方面可以控制蠱蟲殺人于無形,另一方面也可以壯大自身,從蠱蟲得到力量。

    降頭術中也有藥降,蟲降之分,甚至其中還包含華國陰陽玄學和上古巫術結合,能以人體毛發、指甲、生辰八字做降頭,形成詛咒巫術。

    而在其中,以一門降頭為首席,這就是飛降。

    飛降又名,飛頭降。

    其巫術形式便取自字面意思,頭可與肉身分離,極速飛行,以自身作降頭,提升修為。

    飛頭降神秘莫測,少有人得之,得之者修行也十不存一,但有功成者,勢必強悍如斯。

    頭與肉身分離,需要極大的能量補充,而生靈血液就是很好的養分。

    因而有稱,遇貓吸食貓血,遇狗吸食狗血,遇人則吸食人血。

    此術歹毒無比,有違人道天道,當之邪修無疑。

    “這么說來,此人飛頭降已經成勢?”白卓南言語低沉,攜帶著莫大壓力,讓場間氣氛再度凝固。

    張宇和張傾眾默默點頭,張宇道:“否則那七十位僧人,也不會在瞬息間被吸干血肉,淪為干尸。”

    “哎。”張傾眾一嘆,補充道:“除此以外,阿贊吞挺還有一輪鬼幡在手……”

    原來。

    天師道二人之所以對阿贊吞挺了如指掌,都得益于前些日子香江道協的求助。

    天師道在南方和國際上享有盛名,遇到如此棘手事物,香江那邊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們。

    關于阿贊吞挺,香江道協早有調查……

    阿贊吞挺出身農戶,后來被某高僧賞識,才得以修佛法,與師父走苦行修途,走遍東南亞諸國。途徑天竺時,又叛逃師門而去,轉投瑜伽名師修行體術。

    大多數人只知瑜伽養身,實則其中暗含鍛體法,大眾瑜伽與古瑜伽術自然不同。

    出師后,阿贊吞挺又曾去金三角卷斂財富,依靠身手打下一片天地。

    據說就是在那時,阿贊吞挺了解到了降頭術,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二十年前,阿贊吞挺曾經在三角地區成勢,手下數百人。可傳言因為修習降頭術,一夜間將數百手下殘殺,以祭降頭神之靈。

    隨后,阿贊吞挺便被通緝,從此少有現身。

    誰知道,就在三個月前,他再度出現就是以超凡姿態降臨,屠戮高僧七十人,舉國震動。

    而后更是在暗地里挑戰多位降頭師與高僧,其中無一幸免,皆然慘死。

    后來……

    香江接到戰書。

    照小道消息傳來,阿贊吞挺前來挑戰,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他在隱遁這些年來,得到一輪鬼幡,煉制陰鬼,奴役鬼兵。

    在降頭術中,的確有鬼降術,但曾有人見過阿贊吞挺的陰鬼術,并不是鬼降術中以一人養一鬼,而是百鬼齊出,遮天蔽日,恐怖如斯。

    話到末尾,張傾眾望向楊局長,聲色無奈:“按照我和張宇師弟的分析,阿贊吞挺的鬼幡應該來自于滇西西波教,此教為道門度化,與彝族巫術結合后的產物,追溯百多年前或許還有宮觀,但少族多爭端,打來打去,西波教也就沒有了根基可尋,術法大多散落……”

    “我們對此調查過,找到一些蛛絲馬跡。據當年滇緬遠征軍的老人回憶,曾有少量彝族在戰場徘徊,每當戰事結束的深夜,勢必有他們的身影,曾有人前去驅逐,卻聲稱見鬼,被迷了心智。”

    “除此外可查的信息,來自于一個老兵的回憶錄……上面記錄了他所見到的一面旗幟,曾在滇緬戰場上吸納鬼魂、亡靈。”

    “如果真是如此,阿贊吞挺的鬼幡,應該就是源于滇緬戰場,西波教殘余所煉制。”

    “集鬼幡和飛頭降于一身,此人已成大氣候,香江道門,不可敵。”

    楊局長聽得有些發蒙,但還是很快回過了神來。

    雖有忌憚,可還是躊躅滿志,享有軍人的硬朗作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