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邢菲道:“我死的時候怨氣太大,一直沉睡在這貞潔牌坊里…… “那個牌坊上面刻了我們的名字,我一直沉睡,直到有人喚醒了我…… “至于到底是誰喚醒了我,你們應該也猜到了。是簡思思。” 站在一旁的簡思思臉色煞白。 她低下頭,非常小聲地道:“我喚醒邢菲只是個意外……” …… 那天,簡思思同幾個孩子來到牌坊的前面。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真正的貞節牌坊。 平時都只能在電視上看到,或者小說中想象。 看到貞節牌坊以后,簡思思的心中十分震撼。 尤其是上面還刻著那么多的……密密麻麻的名字。 每刻一道名字,就代表著有一個死去的女子。 而這些女子本該不必死的。 ——以現代的眼光來看,她們本可以在丈夫死去或者離婚后,開啟新的生活;但她們在那個年代的思想壓迫下,不得不選擇“從一而終”,甚至舍棄自己的性命,一同陪葬,以示貞潔。 只要是這樣做的女子,都會受到贊譽;娘家或者夫家也會覺得臉上有光,覺得自己有了一個好女兒/好媳婦。 可是問題是…… 這樣的一套價值評判標準,到底是誰定的呢? 又為何偏偏要讓女子舍棄自己的自由和生命,來迎合這樣的價值評判標準? 簡思思心中震撼。 她無法想象生在那個年代的女子有多絕望,只能慶幸她不存在于那個年代。 周圍的孩子還不明白這方牌坊代表的意義有多厚重,他們只把它當做一個無足輕重的景觀。 嘻嘻哈哈地在她旁邊笑鬧。 “簡老師,你怎么一直不說話?……” “這個牌坊從我出生的時候就一直有了……整天風吹日曬的,感覺上面的字都要掉光了。” “阿力我要把你的名字刻上去!嘻嘻嘻。” “滾啊!那我也把你的名字刻上去!!!” 小孩子不懂。其實這些笑話一點也不好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