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雖然都還是未成年的孩子。 但有時,少年人口無遮攔的惡意一點也不比成年人少。 無論孟蜚文走到哪里,都會有人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他。 同時還竊竊私語: “看他走路一瘸一拐的,真的好狼狽哦。” “笑死,再有錢又怎么樣,還不就是個瘸子!” “他就慶幸自己生在孟家,投了個好胎吧!不然將來哪里會有女的看得上他?” 孟蜚文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嘗到了太多周圍人的惡意。 逐漸養成了陰沉敏感、多疑冷漠的性格。 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孟蜚文的十五歲。 那是初三的一次實踐活動。 班級組織學生們到一處山上露營。 夜幕降臨的時候,需要以小組為單位駐扎帳篷,在山上住一晚。 但這就遇到了一個很殘酷的事實: 沒有任何一個人愿意帶著孟蜚文。 每個人都避他如蛇蝎。 畢竟,在這荒郊野外的。 一個瘸子動作不方便,又干不了多少事情。 豈不是白白給自己搞一個累贅? 老師一連在班級里問了三遍,還是沒有任何一組愿意接納孟蜚文。 最后,老師也急了。 “班長,不如你把孟蜚文帶進自己的組吧。事情很多,不僅要駐扎帳篷,還要生火烤肉,孟同學一個人完成不了的。” 被指名道姓,班長不得已成為了那個帶孟蜚文的倒霉蛋。 雖然表面上沒有說什么,但班長的心里也怨氣很重。 帶領著手下的幾個組員,有意無意地排擠孟蜚文。 什么臟活累活都給他做,還指責他做得不夠快,不夠好。 孟蜚文原本想著,班長接納自己也不容易,就什么都沒有多說,默默地忍耐著。 試圖多做一點事情,替其他人分憂。 哪里知道。 他剛剛冒著熏人的煙霧,好不容易將柴火升起。 正準備詢問其他人要不要幫助。 卻看到班長翹著二郎腿,一邊喝著飲料一邊和幾個組員吐槽: “怎么偏偏是我們組這么倒霉,非要接納孟蜚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