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田豐領(lǐng)頭,沮授跟上,以至于整個韓國朝廷都通過了對秦國的用兵以及與魏公曹操聯(lián)合的決議。 見到整個大明宮的文武眾口一調(diào),韓公袁紹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朝著躬身而立的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道。 “許攸,由你立即南下許都,面見魏公曹操,將此事說之,曉以利害,孤愿意與魏國組成聯(lián)軍攻打并州?!? “諾?!? 點頭應(yīng)諾一聲,許攸轉(zhuǎn)身離開了大明宮,這一次出使并不是什么好事,是以,許攸并不想去。 韓魏二國于白馬殺白馬簽訂了盟約,這并不代表著雙方之間的仇怨就此煙消云散。相反自從戰(zhàn)端一開,就意味著韓魏二國不可能共存。這一次的盟約只不過是韓魏兩國在政治上的需要。 有道是戰(zhàn)爭是政治的延續(xù),天下局勢要求韓魏二國罷兵,韓公袁紹魏公曹操都是這個天下,數(shù)一數(shù)二的梟雄,自然明白何為進退。 前腳逼得魏公曹操無處可逃,后腳出使魏國,許攸就算是用腳趾頭想,都能夠清楚魏公曹操心中的暴怒,以及魏國對于韓國的仇恨。 雖然有兩國交兵不斬來使之說,但是許攸對于魏公曹操太了解了,暴怒之下的曹孟德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夠做得出來。 一旦折在魏國,恐怕韓公袁紹未必會為自己報仇,甚至于為了平息魏公曹操的怒火,組成伐秦聯(lián)盟而選擇視而不見。 ...... “鞠義?!? “君上?!? 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個心腹大將,韓公袁紹一字一頓,道:“由你率領(lǐng)五萬大軍向涉縣開拔,到達涉縣后按兵不動,等到魏軍到來再行出發(fā)?!? “諾?!? 韓公袁紹將一切安排下去,這意味著整個韓國朝廷內(nèi)部達到了統(tǒng)一,不管是韓公袁紹還是文武百官都徹底從官渡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 許都。 殺白馬盟誓,雖然與韓公袁紹罷兵,但是對于魏公曹操而言,這根本就是一種恥辱,戰(zhàn)爭勝利卻和失敗沒有兩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