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君上,韓公袁紹麾下大將張頜,渡過白馬津,親率五萬大軍直指白馬,恐怕東郡不出三日,必將盡數為張頜掌控?!? …… 于禁的話讓魏公曹操心中大震,韓公袁紹雖然在開戰與否上搖擺不定,但是韓軍小規模的騷擾一直不斷。 就像這一刻一樣,韓軍雖然沒有大規模出兵,韓公袁紹下令大軍按兵不動,仿佛在學習秦公嬴斐,但是魏公曹操心里清楚,韓軍小動作不斷。 如今張頜渡過白馬津,劍指白馬,在加上鞠義與張燕坐鎮泰山郡,可以說韓國朝廷,對于魏國的壓制已經初步形成。 不管是從泰山郡方向,還是白馬津方向,韓軍已經徹底成勢,北地霸主咄咄逼人之勢讓魏公曹操心中忌憚至極。 只是魏公曹操心里清楚,韓國自從吞并黃巾殘部以來勢力大漲,在兵力上已經不遜色于秦國。 這樣強大的勢力,根本不是魏國一己之力可以抗衡的。 …… 心中念頭閃過,魏公曹操望著于禁,一字一頓,道:“于將軍,可否知道韓公袁紹的動向?” “稟君上,韓公袁紹目前按兵不動,對于田豐勸諫依舊猶豫不決,不知葫蘆里買著什么藥!” 聽到這里,魏公曹操自然清楚了他的這個發小瞻前顧后,好謀無斷的性格再一次表露出來了。 作為發小他對于韓公袁紹的性格,太過于了解,正因為如此,魏公曹操才有底氣堅持下去。 …… 一念至此,魏公曹操心中不由得大喜,因為他心里清楚,韓公袁紹好謀無斷,對于自己而言是大利。 而韓公袁紹的這個性格,正好可以為他所用,將韓公袁紹的逼人兵鋒,拖延在東郡之內。 魏公曹操心里清楚,東郡距離許都太近了,幾乎沒有天險為之屏障,只要韓國騎兵南下,將會是一馬平川。 特別是只要韓軍渡過白馬津,延津,到時候黃河天險對于韓軍而言,將不再是天險。 一旦韓國大軍直入許都,到時候對于魏國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畢竟許都作為魏國都城,在整個魏國軍民心中自然有著與眾不同的意義。 如果許都被破,到時候恐怕魏國軍民必將會人心惶惶,對于魏公曹操充滿不信任,必將導致諾大的魏國分崩離析。 “于禁,由你統帥五萬大軍坐守濮陽與張頜對持,務必保證韓軍不能南下許都?!? “諾。” 望著于禁走出去,魏公曹操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整個韓國坐擁四十五萬大軍,兵分兩路綽綽有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