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楚公袁術的這一問話,頓時讓楚國文武啞口無聲,因為他們不知該如何回答。 與天下萬民約,這種事情只可一不可二,東施效顰無疑會惹天下恥笑,況且袁術與嬴斐同為天下諸侯,自然不會效仿。 這是楚公的尊嚴,亦是楚國文武百官的堅持,就算是他們明知道與天下萬民約的巨大好處,他們也不會去效仿。 …… “君上,秦公在咸陽城外與天下萬民約,此乃從內部入手,收攏秦國民心,不僅為了修繕直道。” “他最大的目的,恐怕就是收攏民心,從而加深秦國的統治,為將來的出兵函谷關作準備。” 楊弘眼中掠過一抹精光,整個人看起來從容不迫,仿佛他已經看透了秦公嬴斐的布局,反手就可以化解。 作為楚國丞相,楊弘的話自然極受楚公袁術的重視,他方一開口,整個大殿中鴉雀無聲,只有楊弘一個人在那里侃侃而談。 “臣以為,我國想要破解將來秦國國勢增強帶來的巨大壓力,不可仿效秦國從內部開始。” “當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出兵吳、越,從而壯大自身,奪取江東以及交州,到時候我楚國雄跨三州,富甲天下,足以與秦公一爭高下。” …… 楊弘的話落,整個大殿變得極其安靜,如今的楚國雖然雄跨揚、徐兩州,但是它的根基依舊在南方。 況且徐州又是著名的四戰之地,同時處于魏韓之間,想要從徐州而出,不論是伐魏還是攻韓都難度極大。 相比于魏韓,吳越國小勢弱,如果楚國伐吳越,不僅在戰略上處于優勢,更在國力與軍力上強壓吳越。 …… “丞相所言與孤所想相同,只是出兵伐吳越需要一個理由,恐怕難找。” 有道是出師有名,對于當今天下而言,依舊有著極大的約束。吳楚二國曾為同盟,忽然刀兵相向,恐怕落得天下人唾棄。 越國由于背叛六國合縱,倒向秦國,這樣一來伐越理由好找,只是吳國一直安分守己,必須要找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 …… 心中念頭閃爍,楚公袁術對于伐吳越一事,心中早已經想過無數次,以前時機不對,只能強自壓在心底。 如今大勢已成,伐吳一事只欠東風,他自然會選擇將心聲吐露出來。 “稟君上,至于出兵借口,到時候隨便找一個便是。” 楊弘眼中掠過一抹精光,他抬起頭看著楚公袁術,道:“亂世之中強者為尊,就算沒有大義之名,出兵了又如何。” “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