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路上,秦國百姓駐足而望,議論聲不斷,多少年來,關中的百姓已經忘記,曾幾何時這樣大規模出行的帝王便是始皇帝。 歷史的洪流就像泥石流一般,將一切真相掩埋,人是健忘的,歷史同樣經過了修飾。 …… “君上,這樣大規模的祭拜,會不會引起關中民心動蕩,從而不利于秦國的統治?” 蔡琰是徐庶的師妹,一身所學皆來自蔡邕,見識自然不凡,她心里清楚經過四百年的渲染,暴秦之名根深蒂固。 四百年來,不管是哪一任帝王亦或者世家大族,沒有人公然祭拜始皇陵,因為在劉漢當政的年頭,這便是忌諱。 秦公嬴斐清楚蔡琰的擔憂,只是他想起了一句話,人活著必須要有信仰,但是信仰的前提是人必須活著,因為死人是沒有信仰的。 “哈哈……” 一念至此,秦公嬴斐嘴角掠過一抹嘲諷,笑了起來,他看著一臉擔憂的蔡琰,道。 “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禮崩樂壞的時代,誰的拳頭大,誰說出的話就有道理,當年劉邦竊取天下,以至于天下人莫敢言秦?!? “今日孤為大秦之主,昔日劉漢已成昨日黃花,孤今日公然祭拜始皇陵,誰敢多言,殺了便是?!? …… 聞言,蔡琰一時間竟無言以對,只是秦公嬴斐的話,與她長久接受的思想相違背,這導致她有話說不出來。 當年董仲舒閹割儒家,迎合漢武帝劉徹,在儒家學說大行天下的同時,也讓大漢王朝深入人心。 這種觀念經過了四百年歲月的洗禮,并不是秦公嬴斐短短十數年就可以改變的,那怕蔡琰身為秦國夫人亦是如此。 她對于秦公嬴斐這種霸道的言辭,有一絲抵觸,只是蔡琰心里清楚,后宮干政這是秦國的忌諱。 當初因為這些事,就連太后荀姬都不行,更別說是她了。 此時的蔡琰早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少|女,這些年的后宮生活,自然讓她清楚何為進退,在秦國之中,有些忌諱絕不能碰。 身在帝王家,守規矩才是第一位,只有這樣做,才能不失榮寵。 …… “君上,我們已經到了新豐,距離驪山北麓只有一個時辰的路程,是否在新豐落腳,請君上示下?!? 史阿的聲音傳來,將馬車內尷尬的氣氛打破,秦公嬴斐沉默了片刻,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