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軍人的最大宿命就是發動戰爭,這是一句普世真理,只不過人們不愿直視而加了許多委婉的修飾。 如果將層層外衣剝離,里面的真相無疑是最赤、裸、裸。 …… 國與國之間的攻滅戰,從來都不是因為口頭吶喊,也不是縱橫捭闔可以做到的,就像俾斯麥所說的那句話一樣。 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依靠演說和多數票所能解決的,而要依靠鐵和血。 在當今天下,七國爭雄于世,不管是秦楚趙韓魏吳越等國,他們想要彰顯霸權,以示自己的伯王地位。 還是進而兼并其余六國,想要如同始皇帝一樣,四海之內唯一,那就只有一個辦法,那便是戰爭。 在這個世界上,滅亡一個民族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滅亡一個國家只有一種手段,那便是戰爭。 強大的軍隊,優秀的將軍,英明神武的皇帝。甚至于滅亡的決心,以及為此做出的準備,這一切都缺一不可。 無論是文化同化,還是發動戰爭,這主要是看戰略目的與要求。 文化同化需要漫長的時間,這將是百年數百年的事,絕對不會是一輩人就可以完成的豐功偉績。 而戰爭無疑會加快進程,在強大的軍隊下,無論是國家還是民族都會隨之滅亡。因為強大的屠刀架在脖子上,沒有人會不低頭。 特別是這個時代,沒有那么多的道義可講,也沒有太多殺傷性武器來制衡。正因為如此,每一個國家都選擇了戰爭作為統一中原的手段。 戰爭永遠都是處理國與國之間問題最立竿見影的辦法。 …… 自漢武之后逐漸消弱的勇武鐵血之氣,再一次的在中原人身上恢復,仿佛一如春秋戰國,多慷慨悲歌之士。 而勇武與鐵血的興起,主要歸功于秦公嬴斐,因為他一直都向往著大秦帝國時的無上聲望。 朕為皇帝,四海之內皆如一! 這句話可以用在每一個皇帝的身上,只是縱觀整個華夏歷史,只有一個人真正的做到了,那便是秦始皇嬴政。 始皇帝攜滅六國之威,在大秦帝國內說一不二,至高無上,他的意志沒有人敢違背,也沒有敢反對。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