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點只因為在袁紹不死的情況下,沒有人敢挑戰他的權威,就算是袁譚也不行。 特別是在袁紹活的時候,這樣的舉動,無疑就是找死。張郃雖然不懂什么帝王權術,但是他一直記得恩師對于他的告誡。 忠君! 一生只忠城于君王,亦或者說誰是帝王,我效忠于誰。 …… 這樣的雖然簡單,卻是為臣之道最大的精髓,只要掌握了這句話,就可以歷經數朝不倒,成為朝堂之中的常青樹。 …… “呼。” …… 轉身離開郡守府,田豐望著晴朗的天空,心情莫名的好了起來。對于袁譚的頻繁示好,他自然一清二楚。 只是他不覺得袁譚就一定是最好的選擇,特別是在袁紹明顯的偏向下,整個韓國,都能夠感受到韓公袁紹對于三公子的寵愛。 雖然田豐認為袁紹的這一點極其不妥,但在勸諫無用的情況下,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這是袁紹的家務事。 只是此刻的田豐明顯忘了一句話,帝王家中無小事,哪怕是帝王家中一件非常渺小的瑣碎事,都有可能在突然間爆發,成為一場巨大的災難。 此刻田豐沒有這個意識,沒有提前做出選擇,這導致日后韓國的一場內亂,就因為繼承權而爆發。 而這件事也讓剛剛戰敗,暮氣沉沉的韓國猶如遭遇到了滅頂之災一樣,加速了韓國的敗亡。 以至于短短三年時間,偌大的韓國分崩離析。徹底的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僅此而已。 …… 這些事,此刻的田豐尚且不知。如今他想的只是如何幫助袁譚攻破雁門,將韓國的爪牙徹底的延伸到并州之內。 這便是田豐頑固的性格! 他可以不顧一切的幫助袁譚勝利,為此付出任何代價都在所不惜,但是他又旗幟鮮明的拒絕了踏上袁譚的戰車。 這樣的性格,也讓田豐在將來大吃苦頭,追悔莫及。 …… 高柳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