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一刻,當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諸位大臣舌綻蓮花,大有以三寸不爛之舌,翻天覆地之能。 兩派大臣,涇渭分明爭得臉紅耳赤,仿佛有奪妻之恨,殺父之仇。 …… 御街之上,董卓神色自若,看著底下文武百官的神色變化,其嘴角掀起一抹鋒銳,沉聲,道。 “時有袁氏二賊子攻破平縣,二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其對于大漢王朝,當今朝廷而言,是莫大的威脅。” “嘩啦。” 一言至此,董卓雙眸之中劃過一抹凌厲,其猛然間轉身,朝著劉協,道:“是以,為天下長久計,為黎明百姓計,請陛下速作決斷遷都長安。” 就在這時司徒楊彪從隊列之中走出,臉上充斥著固執,渾身上下自有一抹浩然正氣,其朝著董卓,道。 “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望丞相鑒察。” “哼。” 惱怒的看了一眼出聲反對的楊彪,董卓眼中殺機一閃而過,其冷聲,道:“漢東都洛陽二百馀年,氣數已衰。吾觀旺氣實在長安,吾欲奉駕西幸,汝等各宜促裝。” 如此霸道決絕的話出口,頓時令三公九卿以及文武百官震驚,結合這幾日城中抄家舉動,眾人皆知董卓心意已決。 這個時候,明知道違背董卓的意志下場極其凄慘,然而楊彪等人卻不得不迎頭頂上,蓋因宗族在東。 交換了一下眼神,太尉黃琬從隊列中走出,朝著董卓行了一個禮,恭聲,道:“楊司徒之言是也。” “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盡為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一二。今棄宮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 三公九卿之二出言反對,頓時令未央宮中的氣氛莫名變得緊張起來。百官顫抖心中膽寒不已,其望著御街之上的董卓忐忑不安。 董卓雙眸如電,其望著底下文武百官,厲喝,道:“關東賊起,天下播亂。長安有崤函之險;更近隴右,木石磚瓦,克日可辦,宮室營造,不須月馀。” “噌。” 一語畢,董卓一把拔出腰間鐵劍,一劍立劈了下去,將御案的半角劈掉,厲喝,道:“汝等再敢亂言者,猶如此案!” “嘶。” …… 案角落地,文武百官寂靜無聲。這一刻,眾人都沒有想到董卓會一劍劈掉御案。此時此刻眾人心知肚明,董卓既然如此作為,這就代表著此事絕無更改的可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