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蔡琰止琴,袁紹震驚,嬴斐一臉的不可置否。 他們都知道征西代表了什么,曹操是愿意學習衛霍,為大漢開辟新的疆土??v觀整整四百年的大漢朝,開疆擴土曾經是一種潮流。 歷史上的每一個帝王,每一個將帥他們都熱衷開疆擴土。開疆擴土,沒有錯誤,是必然會受到歷史公然對待的。 男兒誰不言衛霍,長驅大漠幾千里! 漢武帝****無比,僅僅依靠對外反擊戰,設立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地,那怕后期更加的殘暴,只是下了份輪臺罪己詔,就得到了全天下的原諒。 自秦以來,漢初。這個時候的漢家兒郎進取精神十足,開疆擴土之心不死。 秦皇曾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余里,南定百越,武帝也曾北擊匈奴,衛霍之名天下已成傳說。 但是自漢武之后,這種勇武與鐵血在骨子里消失。漢家江山幾百年間再也沒有了當世衛霍,卻任由邊境異族肆虐。 這是中原漢土的沒落,是一個制度的腐朽。沒有了韓申之骨的大漢民族失去了那種進取的心,王霸兼雜之,內王外霸的漢宣帝已經死了三個世紀。 在儒術橫行的時代,大多數都崇尚仁義,以儒家教化之。卻忘記了,王道只能興于內,而對外要霸道行之。 大漢王朝皇帝幾百年里不斷丟棄的真理,竟然在曹孟德身上出現,并閃爍著褶褶光輝。 整個大漢已經被劉家人玩壞,沒有了韓申之骨,光靠儒家缺章斷片的經義是無法支持起漢人的脊梁。 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整個大漢的靈魂開始死亡。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的抽掉了漢族人骨子里的鐵血與勇武。 如今的儒家空守著條條框框,不知變通。被十常侍打壓的慘不忍睹,近乎沒有了容身之處。朝廷。一個國家最神圣威嚴的地方,儒家已經開始丟盔棄甲。 廟堂之高,宦官橫行霸道,對于天下大事指手畫腳。一國之君尊一殘缺之人為父為母,當真是大漢王朝的恥辱。 “孟德志存高遠,我等不如也!”蔡邕明顯的被曹操震驚了,征西自然是征伐西域。當年漢武帝打通西域通道,漢宣帝設立西域都護府將西域正式歸入大漢,已經過去了太久的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