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個社會不論貧富,無關階級,道德永遠都是體現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文明與否的先決條件。 自武帝之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徹底的給華夏文明打造了一個衡量標準。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以孝道為基礎,統一了大漢民族的核心價值觀。 搖了搖頭將腦海的思緒壓下,這一刻他只是一介小民,這些與他無關。現在嬴斐要做的是學習,無關好壞,學習汲取一切有利自己的東西。 “兄長,你覺得當今天子如何?”道路上人單影孤,嬴斐嘴角一動朝著徐庶問道。他想要看一看,徐庶對于劉漢的態度是否如后世記載的一般。 嬴斐的話題無疑是很大膽的,在這個封建社會評論一國之君好壞,哪怕你有九條命都不夠死的。 “斐弟,慎言!” 活在當下的人們,皇權的威嚴深入骨髓。嬴斐剛一出口,徐庶的臉色猛然間一變低聲喝道。頓了一下,徐庶臉色凝重的看著嬴斐道:“臣不言君過,斐弟更何況你我現在無官無職,一介小民爾,安敢言國之大事。” “是兄長,斐以后必注意!” 嬴斐沒有爭論,這個時候黃巾起義還沒有開始。大漢這座巨廈雖里面都爛空了,但是其外表依然光鮮。 大漢武帝的雄風雖然不在,但是冠軍侯的大名還在傳唱。光武帝的魄力雖然不在,但是云臺二十八將的傳說依然深入人心。嬴斐知道大漢的最后一塊遮羞布將會在兩年后被張角掀開。 到時候如今高坐廟堂,尸位素餐的人,將會大吃一驚。曾經強大的讓人驕傲的大漢,已經大廈將傾,無人能夠匡扶了。 嬴斐不需要爭執,隨著自己的刻意引導,他相信徐庶一定會有所轉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