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們把竇王孫給抬下去吧!”喝上蜜水的申屠嘉終于想到殿里還有個礙事的人,于是用腳踢了踢竇嬰的大腿,示意宮里的小黃門將人抬下去休息,順帶找個太醫替他看看,可別讓竇家的寶貝死在這兒。 “陛下讓老夫來給公子講課,但漢宮上下都知道我申屠嘉是個粗人,沒讀過幾年書,更不懂酸儒那套彎彎繞繞。”借著席地而坐的事,申屠嘉對劉瑞的性格有了新的了解——看起來很乖,但也不是循規蹈矩之輩。 說來也是奇怪,高祖的兒子里當上皇帝的都不類父,沒當皇帝的反而隨爹。而到了高祖的孫子輩,比起那崇尚儒學,很好忽悠的梁王劉武,今上真是實打實的高祖子孫,那耍流氓的姿態和高祖一模一樣。 只是等今上成家立業后,懂事的公子也如龍之九子般各有不同,都是“人才”。 “丞相是隊率出身,又隨高祖,先帝處理過叛亂。”劉瑞如老大爺般攏著手,苦笑道:“我雖有忠君報國之心,但是這小身板也拿不了劍,更不能溜進宣室,找一輿圖來紙上談兵。不如就請丞相聊聊高祖大父乃至惠帝高后的趣聞吧!” “趣聞,這也算是教學?”申屠嘉失笑道。 “怎么不算呢?”劉瑞搖了搖頭,反駁道:“詩三百亦是故事三百,先賢典籍也都是記錄言行的任務傳。小子以為,以古為鏡,可知興替,可立法典,也可警戒后世。” “丞相一生歷經秦末漢初,五朝統治,想必有許多談資來讓小子大開眼界。既然如此,又何必自嘲為人粗暴,不可為師?” 末了,劉瑞還補充道:“雖然丞相不喜儒說,可小子卻很喜歡仲尼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你這小子,嘴巴比抹了蜜的蒸餅還甜。”申屠嘉對劉瑞的話很是受用,不過提到秦末漢初,他又想起先帝今上問過的事,忍不住狐疑道:“您是想問高祖的事……還是想問那位的事?“ “那位是……“ “秦皇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