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啊……這…… 寧無恙望著勸誡他的青年,拱手一拜。 “這位朋友言之有理,我雖未看到剛才具體發生了何事,但見你如此良善之人,也被氣得如此抓狂,那倭人定是不識好歹之人,既然如此,我定當聽朋友的良言,不再給倭人捐錢了。” 他停頓一下,比劃著倒霉的青年,對著前來湊熱鬧的小廝與護院們警告。 “看見沒有,你們以后遇到倭人也要留神,至于給倭人捐錢捐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我勸你們還是想想剛才發生的事,那倭人完全就是狼子野心,你給他一天的工錢,他想要你一年的工錢,說不定還想要你全部家業,倭人本性如此,不值得我們伸出援手。” 此話一出。 小廝與護院們紛紛若有所思地附和著點起頭來。 反倒是剛才假意勸誡寧無恙的青年,他原以為寧無恙會與他辯駁一番,他再把早已準備了半晚上抹黑本國人的話,講給寧無恙聽。 以圖達到讓他印象里人善錢多的寧無恙,可以放棄給倭人捐助的想法。 令他意外的是。 寧無恙十分聽勸。 不僅自己不想捐了,還會勸告別人一起不要捐,言語中對倭人,似乎十分有敵意? 不。 青年覺得,可能稱之為恨意更加精準。 他不由得懷疑,是不是以前哪個沒長眼的倭人,已經把定額募捐的主意打到了寧無恙的身上,惹惱了寧無恙,才讓寧無恙這樣詆毀他們倭國人。 “寧詩仙,倭人其實也不全是剛才那種人。” 青年憋了半天,最終還是忍不住反駁了寧無恙一句,無法再說出那些抹黑的話。 因為他準備的抹黑的話,只針對剛才和他一起蒙騙大興人的同伴,不針對所有倭國人。 可寧無恙的針對性,卻十分的明顯。 “哦,我懂,一些從倭國來到大興安居樂業,不打算回去的那些倭人,他們也不需要我們捐助,倒是那些遠渡重洋,沒有拖家帶口過來,故鄉櫻花開了也不想著去看,一鬧地震就喊著讓我們大興人捐款的人,我覺得只要是這種人,他們的居心都不正,你說呢?” 在這個交通不發達的時代,誰會閑著沒事撇家舍業的來大興? 除非是背井離鄉,舉家搬遷來到這里的。 而這些人,通常會以難民的身份,找機會成為大興人,并且逐漸被同化,算是半個大興人了。 他們沒有落葉歸根的打算,自然也不必回饋所謂的故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