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 寧無恙從根源上解決了鮮花供應卡脖子的問題,成為了反季節花卉卡脖子的那個人。 并且他已經把種植鮮花的成本降低到了,自己種花幾十年也收不回成本的地步,再利用這一大片良田來種花,實在是浪費。 沈幼初錯愕一瞬,對于幻想被打破有些失望。 但僅僅只是一瞬她便重新滿懷期待的問:“不種花?那種什么?” “不全部種花,可能會預留一部分種一些西域來的新奇的花草,剩下的還是種糧食,再多買一些田地,連通寒山寺那片山地,用來制冰和擴建香水工坊。” 寧無恙朝著寒山寺的方向看去。 一望無垠的金黃色,給人帶來了豐收的愉悅感。 在能夠買賣田地的時代,賺了錢囤點地,是非常有必要的。 無論災年還是豐年,只要有地有糧,便餓不死人。 沈幼初想到眼前所見的地方,都是寧公子的田地,哪怕她早在沈家的故鄉,見識過更廣袤的田地,此刻也禁不住感嘆起來。 “種這么多的地呀,那得收多少糧食呀?” “好在寧公子你家包吃的工人多,不必擔心囤積太多放壞了。” 提到包吃的工人,寧無恙想到有話要和二伯母說,便讓車夫停下,前去湊個熱鬧。 寧章氏早就看到沈家的馬車來了。 倒不是她眼力有多好。 而是沈家馬車上的桃花香太濃郁,站在下風處,隔了二里地都能聞見這個寧家香水的活招牌。 “無恙,你回來得正好,如今正在量地,量完去府衙登記更換地契田契,這一片莊子加農田就是我們寧家的了。” 關于契書的歸屬。 寧家人誰也沒有爭議。 自然是歸于一家之主寧峰名下。 在這個時代,只要沒分家,像這種不動產都是登記在家主名下,但誰出的錢會有記錄。 寧家本身一榮俱榮、一隕俱隕。 寧無恙對于這種規矩,當然不會反對。 他不僅不反對,他此次特意下車,還想再為寧峰處理一件事。 “二伯母,這一片田地應該有三千多畝,你再多買一些,把章家莊和寒山寺這一片買下來,爺爺之前不是在置田產安頓傷兵,我想著,他們若是愿意的話,可以到這里來住。” “能種田的種田、能養殖的養殖,想干活的也可以去工坊里做些事情,包括家眷也可以一起來干活。”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經過與童不惑還有李鐵、張柱他們的相處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