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硝石一斤也不便宜,還不知道浪費了多少硝石,才成功的掌握了制冰的火候。 “一點一點的試出來的,這個方子其實是源自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夏日買硝石買得多,偶爾在旁邊放上些水,便會感覺清涼,后來嘗試了許多次,終于知道了該如何制冰。” 寧無恙的話符合蘇瑞對這件事的猜想。 那些聽著內心火熱的人,此時也被潑了一盆冰水。 他們還想去買幾斤硝石嘗試制冰試試呢。 結果一聽要嘗試很多次,會失敗許多次,誰也不愿意去堵那個未知數。 一百萬的賣冰錢確實令人眼饞,可若是花了一大筆銀子,最后打了水漂,特別是把反復利用硝石,必須用上酒坊的蒸餾器,普通人可沒辦法弄來。 蘇瑞重新審視著眼前的寧無恙,只覺得此子的形象,頓時高大了不少。 此子不僅精通詩詞,還擅長觀察。 更重要的是,明明都是預售,他還舍得按部就班前來交稅,說明是一個正直的愛國者。 “寧先生,你交的季稅占了金陵全部商鋪的一半有余,你放心,你名下的這兩個鋪子,本官會讓江宴好生照看,絕對不會再像當初葉家那般,讓人影響你的收益?!? 稅收到手,功績到手。 蘇瑞對于支撐金陵賦稅的商鋪,必然有所表示。 對于這一點,寧無恙早在交稅的時候便猜到了。 他也確實需要官府出面,震懾住那些可能垂涎制冰方子的肖小之輩。 只要他先交了稅,出售的冰塊貼上寧家的標簽,市面上若再流通其他私制的冰塊,光憑它們不交稅擾亂市場這一點,官府便能直接查抄。 “多謝蘇大人抬愛,我爭取下一季能夠多交些稅?!? 寧無恙說得很認真。 蘇瑞聽得也是滿心激動。 無他。 寧無恙不到兩個月,便能夠有如此收益。 若七月到九月整整三個月,如果沒有意外,下一季度的稅額,定然比現在還要多! 再聯想到葉家,身為金陵富商三甲之一,所有月稅加起來,一年到頭也不過七八萬兩,算下來還沒寧家一個月交的多。 蘇瑞覺得,這可以充當一個典范了。 “好!” “寧先生有如此志氣,定當引領我大興商業繁榮,再上一步臺階!” 蘇瑞心中之前便萌生的一個想法,此刻生根發芽,在稅額的刺激下不斷的生長,他按捺不住,試探著問:“寧先生志在四方,應當不會只在金陵開店鋪,不知有沒有想去京城開鋪子的想法?” “如果寧先生不想去京城開鋪子,其實也可以去結交名地的才子,讓更多的人知道詩仙的稱號。”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