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晉王教子無方,閉門思過,京衛軍權交給康王負責,葉昌隆傷人案朕會派信使,五百里加急回復蘇瑞,讓他督辦。” “另外,金陵釀造全力配合童管事嘗試未完成的新方,此事……便由新冊封的嫻郡主督辦吧。” “江宴護送酒方有功,兼任江南道長史,替蘇瑞分擔一下賦稅方面的事務,也好多為江南的商業發展出一份力。” 別看長史只是刺史副手,官居六品還不及知府權力大。 但江宴已是金陵知府,又兼任長史,陛下的意思很明顯了。 只要江宴干得好,便能由副轉正成為刺史,若有變化,屆時也能隨蘇瑞由江南升遷至京城來。 雖未升官,但卻被陛下劃為重點考察對象,前途無量。 “臣,絕不辜負陛下期望!” 江宴放下燒火棍,鄭重其事地磕頭一拜。 抬起頭時,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堅定之色。 若只有手持權柄者,方能為他人主持公理道義,他不懼身入這權力的染缸之中。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隨后跪倒一片奉承起來,表面一片祥和,心中已開始盤算,下了朝后,得親自去探望一下醉酒的康王,多留條后路才好。 而收到侄女家書的季尚書,眼見他還沒來得及說一個字,此事便被江宴擺平,不免自嘲一笑:好計謀!當真是好計謀! 成易之父也是同樣的感慨,沒想到當年那個不知變通的江宴,今日竟能做出這番布局,利用陛下對酒方的關心,和對童不惑的關懷,環環相扣,根本沒提寧無恙逼死人的冤情,直接利用“葉昌隆本來就該死”這一點翻案。 不僅免了死罪,連傷人的牢獄之災都免了,如此思路,當真是令人佩服。 只有深知江宴脾氣稟性的江誠,望著像換了個人似的江宴,心中驚疑不定:江宴背后有何高人指使? 蘇瑞嗎? 蘇瑞可是陛下心腹,有事直接說不就行了嗎?何必繞這么大圈子? 如果不是蘇瑞……管他是誰呢,反正江宴能夠得到陛下重視,江家在朝堂上也會得到重視。 江族長看向被侍衛們攙扶起來的康王,開始尋思著康王的幾個孩子有誰到了可以成婚或訂婚的年齡。 反正江宴把晉王派得罪透了。 就憑晉王那種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做法,江家不想站隊也不行。 好在,陛下把一半京衛軍交到康王手里,支持康王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 農歷六月二十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