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晉王? 寧無恙對此人并沒多深的印象,只是曾聽爺爺罵過晉王。 因為此人曾提出削減軍費開支,挪用至擴充州縣官位、增加科舉名額,如此一來大興只會更加重文仰武。 對于這種居安不思危的人,他沒興趣為其效力。 更沒打算站隊。 季謹見他不以為然的模樣,看了眼同樣沒把晉王放在心上的好友,頗為無奈:“前段時日舉辦才子大會的主辦者之中,便有康王之女靜嫻郡主,此事非同小可。” 又來一個康王? 兩個王爺不顧秋試、春科在即,如此不合時宜的爭先恐后地跑到江南道來招攬才子? 那便只有一個可能。 囤積人才,意在爭儲! 就像打仗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那樣,爭儲可是一件極其消耗人才的斗爭。 難怪葉通判明知他與葉家有過節,還試圖招攬他,這是沖著他詩仙在文壇上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來的! “多謝季小姐提醒,我無心參與朝堂一事,去聚賢集會也只是去送貨的。” 他只是一粒不起眼的灰塵,沒想過掀起多大的風波,也不想卷入狂風巨浪的爭斗之中。 寧無恙的保證讓季謹松了一口氣。 季家一直保持中立態度,堅定地站在當今這一邊,因此她聽到一些風聲,當今還未決定由誰來當下任太子。 若寧公子此時選錯人,不光是他自己,就連寧家恐怕也會因此覆滅。 寧無恙感受得到季謹的關心,他柔聲問:“季小姐要去參加這場集會嗎?” “我……若寧公子去,我便去湊個熱鬧。”季謹的回答讓對皇儲之爭一向不予置評的沈幼初頗為驚訝。 她記得周安早早便送來了帖子,還想請謹兒幫忙參加主辦,意在拉攏季家的同時,也有與靜嫻的才子大會比試一番的意思。 但謹兒沒有答應,說不想卷入其中的紛爭,怎么……呀! 沈幼初用粉拳敲了敲自己的小腦袋瓜,突然明白過來:“謹兒要去的話,我也去!” 她要去為寧公子保駕護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