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我要一個省-《抗清》
第(1/3)頁
格局打開,事情就會有不同變化,也會有不同結果。
王五利用通訊延遲導致的信息差占領長江重鎮武昌、生擒湖廣總督張長庚,跟當年李成棟用幾十個騎兵奪取紹武政權的都城廣州,并生擒南明第三個天子紹武皇帝如出一撤。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王五和李成棟干了同樣的事。
甚至過程都沒有區別,同樣是假冒對手入城制造恐慌。
都是敢想敢做的典型。
只要膽子夠大,僵尸也能放產假。
左右到這一步了,還真沒王五干不出來的事。
張長庚以為老順軍同吳三桂有血海深仇,兩家壓根走不到一塊,這才有恃無恐。
想拿捏他門都沒有,大不了一死報他的大清皇帝,如此保了子孫后代,也全了自家氣節。
事實的確如此。
無論是虎帥還是袁帥、又或郝帥,都不可能同意“聯吳抗清”,被清軍重圍在茅麓山的數萬軍民更不會答應。
因而張長庚斷定明軍不可能勾結吳三桂。
既然明軍不可能同吳三桂走到一起,那逼他就沒有意義。
左右,他張長庚不過是個俘虜。
假他名義,栽贓陷害他有什么用呢?
問題是王五打破了其固有認知,給其指出一個不可能的可能,那就是前身是順軍的明軍是可以同吳三桂走到一起的。
別忘了,如果不是清軍入關,這天下早就是大順的!
那么當年“順一代”能聯明抗清,今天“順二代”未嘗不可聯吳抗清。
“順二代”當然是王五自己了。
他這支突出茅麓山的孤軍沒有根據地軍民那么大的心理負擔,也沒有那么多顧慮。
因此只要能保證根據地幾萬軍民不被清軍消滅,將抗清的火種保留下來,以他現在的權威真做出“聯吳抗清”,又或“聯清抗吳”的決定,手下人多半不會反對。
因為都知道這是最好的選擇,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誰讓突圍北上的戰略破產,根據地也被陜西清軍侵吞了三分之一,隨時都會陷落呢。
如果說茅麓山根據地軍民是將堅持抗清視為大義,那么保住這些軍民就是王五現在的大義。
否則他大可帶這三四千人一路裹挾順江東下,再演太平軍的奇跡,而不是留在武昌為那幾萬軍民絞盡腦汁,殫心竭慮。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坐視根據地被清軍覆沒,王五也就失去對這支偏師的領導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源县|
三明市|
昭平县|
沾益县|
宁蒗|
北京市|
乌什县|
澄城县|
浮梁县|
绥化市|
伊宁市|
漳平市|
呼和浩特市|
谢通门县|
绥宁县|
东辽县|
安陆市|
隆德县|
敦化市|
六枝特区|
佳木斯市|
常德市|
深泽县|
通城县|
博野县|
福鼎市|
景宁|
常宁市|
喀喇沁旗|
双峰县|
砀山县|
桦甸市|
林芝县|
浦北县|
涿州市|
墨脱县|
治县。|
五台县|
海丰县|
井冈山市|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