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福寺的廟會,據說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正月的初一到十五,都會有不少城里人到大福寺祈福、用齋飯。大福寺后山的梅花,養得也好,已經成了規模,也吸引了一批來自各地的文人墨客。 附近的村民,會聚集在大福寺附近,做些小買賣。漸漸的,便形成了廟會。二百多年過去了,廟會的規模也越來越大。賣各類小吃手工藝品的、雜耍賣藝的、戲班子……別提多熱鬧了。 就連府城的人,也會不遠千里地趕過來,燒炷香,祈求佛祖保平安,順便觀賞后山的梅花,逛逛熱鬧的廟會…… 近幾日天氣不錯,陽光普照,積雪也化得差不多了。吳婆子就想著帶福丫去廟里拜拜,祈求佛祖菩薩,保佑她家福丫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一行人趕著牛車,來到大福寺所在的山腳下。 寄存好牛車,趙長勝從吳婆子的懷中接過福丫,對宋老四道:“從山腳到大福寺,要爬好長一段山路,你扶著點嬸子,福丫我來抱就行!” 宋老四雖然很想抱自家閨女,可總不能把老娘交給別人照顧吧? 吳婆子翻了個白眼,心道:老婆子身體好著呢,爬幾座山都沒問題,何況這段小小的山路?我早已看穿你的真實目的——不就是想抱她家福丫嘛!算了,看在你是福丫干爹的份上,就讓你抱一會兒吧!誰讓她家福丫這么可人疼的呢? 太陽出來了,今天一點風都沒有,是個出行的好日子。福丫把頭上的小被子扒拉開,興致勃勃地看四周的山景。 蜿蜒的階梯,伸向山林深處。深綠色的松樹,像一座座寶塔。突兀的山石,嶙峋怪異,可以想象成各種形狀。 她深深地吸了口氣,被冷冽的空氣,嗆得咳嗽起來。吳婆子趕緊追上來,重新給孫女蓋上小被子,嘴里嘟囔著:“快蓋上,別凍著!我就說吧,男人帶孩子真不行,太粗心了!” 要換成宋老四,她早一巴掌呼過去,把孩子搶過來了。可看向趙長勝,他壓根就沒有把孩子還回來的意思,吳婆子張了張嘴巴,最終沒把孩子要回來。 漸漸的,路上的行人多起來。宋子苒已經能聽到小販的叫賣聲,以及圍觀賣藝人觀眾們的叫好聲了。 咦?前面有賣包子的!福丫伸長了腦袋,深深地吸口氣,好香啊!這才是生活的煙火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