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坐在炕邊看著女兒的蘇云,拿出棉布巾,幫熟睡的女兒擦了擦口水。她笑著親了親自家小饞貓——閨女漸漸大了,只有睡著的時候才讓人親她! 等福丫醒來,一家五口把趙氏給的回禮,往院子里一放,逃也似的坐上牛車離開了。趙家也不富裕,那袋粳米和十幾個雞蛋,是家里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了。他們這次過來是給送東西,不是上門打秋風的。這些東西不能要! 下午,趙氏帶著黃秋玲上山,在一個隱蔽的山坳里,發現了兩株結滿了松塔。趙氏讓黃秋玲悄悄把兒子叫來,打了兩筐松子回來。 松子粒粒飽滿,到鎮上賣了個好價錢。銀錢換成米糧偷偷運回家,屯在地窖中。蘇家總算不用擔心熬不過漫長的冬天了! 好運接二連三,第二日蘇溪源又在一個人跡罕至的山坳里,尋到一片野麥子,雖然大部分都是秕谷,在連米糠、草根都吃的災年,卻算是頂好的食物了。就是人不吃,也可以喂雞、喂鴿子嘛! 宋老四一家回到后山村,天已經快黑了。吃晚飯的時候,蘇大嫂和老三媳婦面色都不太好看。吳婆子知道這兩個兒媳婦娘家的尿性,心中很是不悅:以后家里糧食多得喂狗,都不會便宜這兩家貪得無厭的親家! 老三媳婦心里苦啊!她這趟回娘家,本來抱著“衣錦還鄉”的心思去的,誰知道她老娘一邊飛快地藏糧食,一邊抱怨糧食給的少,罵老三媳婦不知道往娘家多扒拉些。 她這次回娘家,在村口遇到好幾個同樣是回娘家的外嫁媳婦,人家都是回家借糧食,她往家送糧食還要挨罵。心里委屈,寶寶不說…… 她也想多往娘家送糧食啊,可是家里的糧食都是婆婆管著,平日里做飯多放一把糧食都得挨罵,更不用說往娘家扒拉了!她心中不滿,卻只能憋著,因為她知道婆婆的戰斗力——在村里罵架干仗從未輸過。自己要是提娘家要糧食的事,婆婆能打上門去! 委委屈屈抬頭看了一眼抱著福丫,笑成一朵花的婆婆。也就在福丫面前,她才是一位慈愛、和藹的奶奶。偏心!一個賠錢貨,養得再好有啥用?將來還不是別人家的? 晚上,吳婆子照舊把福丫抱進自己屋里。拉著孫女胖乎乎的小手,她笑瞇瞇地道:“福丫丫,想奶了沒?一天沒見,奶都想你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