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先天養氣術第一篇為養氣,第二篇為筑基,但,并不是說筑基后就不需要養氣了,養氣也好、筑基、金丹也罷,都需要持續性修行,最好同時修行,只不過要在養氣到一定程度后才能筑基,同樣,筑基完成到一定程度后才能結丹。” 李牝感知著自己這段時間積累下來的生命元氣。 大量藥物滋補,蘊養出來的生命元氣以肉眼可見壯大。 當然…… 也只有他敢用“肉眼可見”形容。 換成任何一個修煉先天養氣術的人,這么一點元氣增長,別說運轉起來用于療傷了,到底練沒練出生命元氣來他們都無法確定。 他們最多就覺得這幾天精力好了一點。 “以現在生命元氣的增長速度,離筑基標準……” 李牝很快算出精準數字:“1316個修行周期。” 不到一年。 這種效率很快。 而且,隨著他對藥膳不斷改良,再對先天養氣術不斷優化,這個時間只會更短而不會更長。 他用右手將一支新到貨的人參拿著,細細端詳。 靠著生命元氣滋養,手上傷勢已經全部恢復。 透過手指的感知傳遞,他隱隱能察覺到人參中的藥力程度、種類。 只是一方面他了解的知識太少,無法給出具體結論,另一方面…… 感知到外界會削弱無數倍。 他只能以自己為標準衡量一件物品可能造成的影響、產生的作用。 “如果多掌握一些知識,以后可以去當鑒定師,任何一件物品到我手上,種種妙用都能被一一挖掘……” 李牝道。 可很快他又意識到,鑒定師這行業,他做不了。 他是以自己為標準進行衡量。 他能一手提起一件兩三百斤重的東西,普通人能行? 他能忍受的疼痛,普通人可以忍受? “人和人的體質并不相同,以我為標準測量出來的數值并不適用所有人。” 就像他制訂出來的藥膳,李云瑤、林小鹿兩人就有點受不了。 …… 時間流逝,很快到了星臨節。 這一個星臨節,李家明顯熱鬧了不少。 可惜,由于李云煙懷孕幾個月了,沒法回三順鎮,這讓李母有些難過,但有李牝、李云瑤陪在身邊,倒也不孤單。 待得星臨節過去,李云瑤面臨開學,李牝一家人搬到了流川縣。 流川縣不是什么大縣,城區人口不足二十萬,可這么一個小縣城,平均房價仍然超過三千一平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