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謄寫奏折時,趙為民刪減很多,如皇朝三百年大限。 他本欲冒死上奏,又恐連累王淵,便全部刪掉了! 不過剩余內容,依舊震驚朝堂! “天下弊病,在于田畝兼并、階層固化,官紳千傾、萬傾、十萬傾田地,納賦者寥寥無幾。” “小民三五畝薄田、或淪為佃戶,卻要納重稅,以至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老無所養、病無所醫,長此以往,國將危矣。” “稅賦,無非搞錢,搞錢的核心在于誰有錢搞誰的,小民貧困應免稅少稅……” 六部尚書到來,捧起奏章手發抖,暗罵趙為民不知死活。 不多久,左右二相前來。 楊奉國翻開折子,瞳孔猛然一縮,心頭浪潮翻滾。 趙為民之才他了解,剛正不阿、清正廉明,于治民之道有建樹,對國策大局研究并無獨到之處。 當初離京時,兩人曾深談過,他根本沒攤丁入畝觀念。 短短幾個月,竟能寫出此等大策,背后必然有人! 對了,他來的私信,說那個童生王淵,有安國定邦之能、經天緯地之才,讓上奏陛下破格重用! 上一封拆墻搞夜市畝折子,也寫明是王淵建議,這一封卻沒提他! 也是,此封奏折遞上朝堂,就已自絕天下官紳! 以趙為民的人品,又怎會再提王淵,陷他于險地。 右相鮑青史接過折子,面無表情看完,也一言不發! 這些朝中大佬,便是四夷進兵,也無此等作態。 此刻全都沉默。 并非折子不行,而是太行了,找準了大業病癥。 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 從朝堂來說,誰表態支持這個折子,便是自絕于天下讀書人、官紳、勛貴,從此滿朝皆敵! 從個人來說,他們家族都有千傾、萬傾田地,若是支持這項政策,家族每年要上交大筆銀錢! 但誰也不敢說不支持,此策除了不利官紳,全都利國利民。 只要順利推開,大業煥發生機,必能再度中興。 “此等大策,非我們所能妄言,一起送往御書房!” 右相鮑青史開口,左相楊奉國頷首,二人態度出奇一致。 六位尚書隨行,八人浩浩蕩蕩,直奔御書房而去。 這一幕驚了皇宮侍衛、太監、宮女。 陛下登基五年,八位閣老還從未一起面圣,究竟發生了什么大事! 暢音閣,興隆帝打著拍子,看著臺上戲曲表演,不時瞥向蘇妃那張千嬌百媚嬌顏,眼神疲憊又興奮。 蘇妃乃姑州第一美人,不但容顏嬌美、膚若凝脂、還體生異香,便是見慣了絕色的他,也一連臨幸數月。 一個小太監悄悄進入,對總管太監耳語兩句! 總管太監一震,瞄了皇帝一眼,等到戲曲結束,才上前道:“皇上,左右二相、六部尚書齊至養心殿御書房。” 興隆帝蹙眉:“何事?!” 總管太監小心翼翼道:“據說是富縣趙為民又遞上了一個折子,八位閣老拿不定主意,便來請皇上定奪!” “又是趙為民!” 興隆帝臉色一沉:“哪個混賬東西,把他貶到了成州,還不安分守己。前些日子,上了一個拆墻折子,弄得朝堂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現在又上什么折子,真要朕罷了他的官身才安分!” 總管太監低頭不敢應聲。 一旁蘇妃柔聲道:“陛下消消氣,八位閣老面圣,定然不是小事。” “那朕去去就回!” 興隆帝擺駕養心殿,接過奏章一看,也蹙起眉頭。 “……國之棟梁為官紳,國之蛀蟲亦為官紳……欲治大業積弱弊病,需拿天下官紳開刀……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若能推行此策,大業必能再興一百載……” 小萬字奏折,分析大業弊病,追本溯源尋求解決之道。 字字珠璣、鞭辟入里。 看完一遍折子,興隆帝起身,在養心殿踱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