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說招安-《水滸大寨主》
第(1/3)頁
東京,內城。
許貫中穿了御賜紅綠錦袍,手持了金銀牌面,頭戴了朝天巾幘,腳踏了抹綠朝靴。端的是齊整整,威凜凜。便出門起轎,望皇城去了。
一刻到了東華門來,恭身下了轎,見得那童貫蔡京楊戩崔靖等一干人早候在門前,一般的衣著模樣。當下便寒暄一番,排在后面,等門開來。
一陣進了門,便一道兒進了偏殿早班房內候了,等皇上出來召見。
當下一干人便座了半晌,不覺到了五更,天色已經開亮了。忽聽得一軟捏聲音道:“群臣進殿見駕。”一撥人慌忙起了座,魚貫出了班房,上了闕階,進了文德殿來。
分文武兩列排了,恭身候皇上出朝。便過了一盞茶工夫,聽得殿后傳來了一陣悉悉腳步聲響。眾臣忙偷眼看去,見一個精瘦漢子,剛過不惑之年,打屏風處轉出身來。一身冠冕,頭戴通天冠,身披絳紗裙,頸垂白羅方心,腰束金玉大帶,足穿白襪黑舄,看正中龍椅緩緩坐了落去。
高俅等人見了,連忙伏身下跪,山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徽宗皇帝微微頜首,輕道:“眾卿平身。”手掌伸了出來,輕輕一托,算是答了禮。
一撥人便平了身,歸原處站了。徽宗說:“眾卿有何本要奏?”話音剛落,便見得那童貫蹣蹣而出,躬身道:“微臣有本啟奏陛下。”徽宗道:“卿所奏何事?”
童貫道:“梁山賊寇,猖獗一非一日之功。尤以王倫上山以來,犯境擾民,致使怨聲鼎沸,人神共憤,無以復加。今微臣奏請皇上發兵剿匪,助戰關勝。”
其實這次事情,不過是蔡京謀略,童貫做了出頭鳥。
徽宗略一沉吟,道:“梁山小賊,乃國之癬疥之疾,關勝必定馬到功成。外侮犯境,乃國之腫瘤之患。我大宋國,西有夏,北有遼,南有大理等國,共分天下,相安已經數百年。不想新近那西夏北金兩國,生出鬼蜮心腸。虎眈我朝,豺狼之心昭然。每犯我慶州,太原一帶,常懷吞并之心。
此二夷國,胡刀快馬,長矛短矢,好生了得。害得我朝天毋寧日,極為可恨。卻想那田虎、晁蓋等四大寇,聚朋結黨,雖有亂臣逆子之心,奈無翻天覆地之力。為是故者,朕朝夕憂戚,為外侮也。朕有心剿之,奈何猛虎在后,是故不敢輕動。那王倫、宋江等寇,料無不臣不國之舉,后剿未遲也。”
童貫道:“今日恭聽王訓,勝過微臣十年寒窗苦讀。”
徽宗道:“朕日前已有口諭,宣定王趙桓,樞密使童貫,楊戩等人議處國防方略,可有定當?”童貫道:“尚議處中,不日稟奏陛下。”
徽宗龍首微頜,道:“時不我待,限爾等三日之內議處定當。”童貫道:“微臣領旨。”
徽宗道:“一國之大,不必大事小事,親由朕躬。老子曰,無為而治,乃圣人之道也。可謂于朕心有戚戚焉。朕既委命爾等帶旨行事,亦為斯理也。”
輕咳一聲,又道:“定王,朕一番用心,汝體察否?”那趙桓一直站在龍椅后首,與徽宗一起聽政,此刻聽了龍言,便望側旁跪了下來,叩道:“兒臣明白父皇一片苦心。”
徽宗點頭,道:“朕已年近五旬,終要西歸。身后一座花花江山,望你能守住。將此祖宗基業,千秋萬代傳承下去。”
定王道:“桓兒明白,桓兒謹記父皇教誨。”徽宗微微點頭道:“好了,吾兒平身。”
話音剛落,聽得下首一個清朗聲音,道:“啟奏陛下,微臣常素聽聞梁山義士佚事,原來多是國家良才,只因受了冤屈,無處藏身,方投上山去。素懷仁義,替天行道,并無不臣之舉。念在王倫、林沖等人心懷忠義,微臣奏請吾皇赦免其罪,命其等人為國家出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临汾市|
上林县|
安义县|
维西|
大邑县|
太湖县|
彭水|
卫辉市|
天镇县|
双峰县|
芮城县|
西峡县|
龙州县|
任丘市|
淮安市|
德阳市|
个旧市|
南投县|
开化县|
剑阁县|
措勤县|
晋州市|
天台县|
汾阳市|
扎鲁特旗|
太和县|
襄城县|
阜新市|
闻喜县|
五常市|
乐清市|
三门县|
旬阳县|
昭平县|
内乡县|
乌兰浩特市|
沂南县|
彭泽县|
秦安县|
延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