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章再下山-《水滸大寨主》


    第(1/3)頁

    梁山東北四十里處,在水泊湖內有座孤島,名叫大安山。大安山四周蘆葦叢叢,是個湖內交易大集鎮,離東平縣只有一箭之地。它是水泊湖里十分繁華的漁島鎮。島長三里有余,鎮上只有一街兩巷。賣魚的,賣蔥賣蒜的,賣網的,唱的叫的,人來人往。

    島不大,只有一條南北大街,街兩旁門面有大的、有小的、有寬的、有窄的、有高的、有低的,一個挨著一個。

    路東南頭,有座寬高大門,掛著一條長匾:大安山買賣鹽店。這座鹽店后就是水泊湖。街南端就是來往船只的停靠碼頭。向西南遠望,就是巍巍梁山。

    這家鹽店是誰開的呢?為什么掛專收專賣鹽店呢?

    提起這家店主,那可是有來頭的,是個頭上長瘡腳底板流膿——壞透的家伙。這家伙不是別人,就是漁民恨,商家怕,在安山一帶誰也不敢惹的崔明貴。

    徽宗朝時,蔡京創行“引法”。其法為:官府印引,編立號簿;每引一號,前后兩券,前為存根,后為憑證;裝鹽以袋,每袋即為一引,限定斤重;商人繳納包括稅款在內的鹽價領引,然后憑鹽引至產地支鹽運銷。

    終宋一代,雖鹽制多變,然以行就場專賣為主,即民制、官收、官賣、商運、商銷。

    在宋代,平民百姓只吃得起五文錢一斤的粗鹽,小康之家吃的細鹽則要五十文一斤,只有富豪之家,才吃得起四百文錢一斤的青鹽。

    四百文是概念?一貫錢也就是一千文。就算是梁山人馬,自家食用的是粗鹽,只有擺宴請客的時候才用細鹽。

    梁山近來和柴進合作海水煮鹽,很是順利,但是在這大安鎮崔明貴卻破壞規矩。

    這崔明貴依仗巨野知縣是他姑夫,養著一幫打手,在安山鎮明火執杖,專橫跋扈,欺男霸女,無惡不作。他獨霸收買賣鹽的專營,大秤收小秤賣,還兼收漁業稅,自封湖監司。若有敢反抗的,輕者將你暴打一頓,重者就要派親信打手,乘黑夜闖入家內,將你打死,扔進湖內。

    漁民百姓敢怒不敢言。有冤不敢告,就是告也會將你這原告當被告,毒打一頓。

    他在大安山開這家鹽店,價錢由他定,定了你就得賣,不賣者先挨揍,鹽“沒收“——分文不給。或者加收地皮稅、賣鹽稅,使賣鹽的不光收不到錢,還得再掏腰包。

    漁民、商人給他送了個外號:“催命鬼“,鹽店叫做閻王店。

    漁民們給他送了個順口溜:

    催命鬼是蛇蝎,吃人肉喝人血;

    安山鎮上稱王霸,暗無天日誰敢說。

    梁山左近,哪容得這廝放肆。這不,久不動靜的王倫知曉了崔明貴的惡行,親自下山收拾他。

    兩艘大船乘風破浪,發著唰唰啦啦的聲響;一片片蘆葦,隨風飄灑著漫湖“雪花“,蘆花落入水內,滿湖的漁船,沿著水道來來往往。

    李助許久不曾下山,這回王倫也將他帶上。還有宋萬、杜遷兩位老兄弟,許久不曾親近,這回也一左一右跟著王倫。后面二十名梁山精銳,操縱小船隨行護送。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峰县| 奈曼旗| 浦江县| 瑞金市| 塘沽区| 许昌县| 桑日县| 万安县| 榕江县| 巴里| 平和县| 安西县| 滦南县| 秦皇岛市| 德安县| 太仓市| 上杭县| 菏泽市| 唐河县| 太湖县| 灌阳县| 西林县| 铜陵市| 宝清县| 巴彦县| 满城县| 曲松县| 东阿县| 三明市| 佛学| 商洛市| 太康县| 新晃| 商水县| 建瓯市| 辛集市| 安陆市| 巴塘县| 凌海市| 镇原县|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