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黃泥崗-《水滸大寨主》
第(1/3)頁
轉眼之間半月已過,時值夏至,天氣炎熱的很.空中沒有一絲云,頭頂上一輪烈日,沒有一點風.樹木都無精打采地、懶洋洋地站在那里。
在離鄆城縣東南大約十五六公里的地方,有一處不時有強人出沒的地方,名喚黃泥岡。
此處“北顧比肩梁山之顛,南瞰下卑巨野之陂,東襟通汶河濟水之津,西帶接廩丘帝丘之虛,中央堆突坦蕩,四周隱隱伏伏,縱縮廣袤,支連于金線嶺之脈“。既是漁人休憩之地,又處于宋時水陸交通要塞。
這天,天氣依舊炎熱,太陽毒辣,從黃泥岡的東面走上來一伙人,看人數大約在二十人上下,個個都是膀闊腰圓的彪形大漢,其中十幾個漢子肩膀上都挑著擔子,看樣子也不輕巧。
為首的是一個青面壯漢,戴著涼笠兒,穿著青紗衫子,系了纏帶行履麻鞋,跨口腰刀,提條樸刀。另一只手上拿著一個藤條,看那個伙計偷懶了上去就是一藤條,嘴上也不閑著,罵罵咧咧的。
這伙人就是從大名府出來的,前往東京汴梁的押運生辰綱的隊伍,為首的那個青面漢子不是別人,正是在東京賣刀誤殺潑皮牛二的青面獸楊志。
這楊志發配到大名府,被梁中書賞識,校場上大展拳腳,技壓群雄,得到重用。負責押運生辰綱,楊志雖然心中不愿,可是為了自己的仕途,也忍氣吞聲的承應了下來。
一路之上,楊志越想越憋氣,想自己堂堂天波府金刀楊令公的嫡系子孫,楊家將的后人,如今居然給奸臣送禮,押運這從百姓哪里來的民脂民膏,楊志越想越氣。又急著回大名府復命,看著那些伙計慢吞吞的樣子,直氣的楊志又是一頓藤條。
這支押送生辰綱的隊伍,出得北京城,一路沿著大路朝東京前行。此時正是五黃六月,看似晴空萬里,但是酷熱難行。這個時候,公子王孫們在涼亭上水閣中,吃著浮瓜沉李,喝著冰粥酸梅,尚且嫌熱,更何況這頂著日頭趕路的行人?
可憐升斗小民為些微名薄利,就算無枷鎖拘縛,三伏天內,也得在這路途之中奔波。但這支從大名府出來的押送生辰綱的隊伍,倒是有些不同,自從離了北京城,端的是五更起,趁早涼便行,日中熱燥便歇,也算是舒服。
如此五七日后,人家漸少,行路又稀,都是山道,這讓這伙人心思漸漸慎重起來,開始白日多趕路,夜晚多歇息。但這番小心,忒是折磨人,白日里熱得要死,可要緊趕路程,夜里涼快歇息,又要擔心強人出沒,這讓這支押送生辰綱的隊伍越來越疲憊不堪起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晏县|
华池县|
牙克石市|
莱西市|
凉城县|
盐亭县|
故城县|
日照市|
余干县|
普安县|
承德县|
磐安县|
临湘市|
景谷|
兰溪市|
天长市|
涡阳县|
上杭县|
如东县|
颍上县|
宜都市|
重庆市|
三穗县|
广南县|
鹰潭市|
萍乡市|
香港
|
昂仁县|
金阳县|
集安市|
杭锦后旗|
垣曲县|
镇雄县|
武山县|
宣恩县|
南溪县|
永州市|
铁岭县|
湟源县|
霞浦县|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