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以這名消防隊隊長為首,一共二十八個人又一次沖入到了校舍內,他們最后拯救回了十一名小孩,當他們又一次沖入到校舍內時,最后的一秒……連同這二十八人都沒有再出來,校舍崩潰了。” 艾里森抬頭看向了眾人,他的表情剛毅而安詳,他喃喃說道:“那最后的十一名小孩里,就有一個是我的孫子,他重度燒傷,但是人還活著,現在已經二十多歲,已經是一個讀完大學的棒小伙了。” “你們知道嗎?我很喜歡這首紀念那些葬生火海的孩子們,還有那二十八名消防隊員英雄們的歌,這首由世界頂級交響樂團演奏的,由世界著名音樂家譜寫的曲子,最后一秒……” 艾里森將所有的電流測試工具,各種變電壓的儀器,這些東西全都拿了出來,他繼續喃喃的說道:“找出新的能源,拯救希望號十二余萬人,這正是我們科學家的職責與義務,所以我們站在了這里,當然,肯定有許多人會說,既然一切實驗都已經準備好,只需要依照各種步驟去完成就行,所以完全不需要我們這些所謂頂級科學家去冒險,送死不是我們的義務,另換一批不太重要的實驗生去吧,他們的死對希望號并不重要……” “那么我的回答是,沒錯,雖然生命不能夠依照價值來衡量,但是我們五個人確實比其余人對希望號的用處更大,我們的知識還沒有足夠的傳承,希望號還需要我們的經驗與智慧,冒險確實不是我們的義務,但是我想說……希望號的制度比我想象中的更人道,更合理,也更具備著未來的希望,我的家人們,甚至下面三層的民眾們,他們其實都很幸福,未來還有著改變的希望與幸福,為了這希望與幸福,我愿意用生命去捍衛它,而且,拯救生命,捍衛這希望,保衛這幸福,難道不是我們作為人類該進行的義務嗎?” “所以了……” 艾里森微笑且安詳的看著在場四個人,他仿佛渾身都在散發著人姓的光芒一般,這個曾經說話咄咄逼人,對待那些實驗生簡直可以用苛刻來形容,很不招人喜歡的一個老牌著名科學家,曾經的諾貝爾獎提名者,他毅然說出了這番話。 “各位,請與我堅持到最后一秒吧!” (PS:第一更,呼,下新書榜了,20萬字了,各位,已經下新書榜了,請多投一些推薦票吧,讓我至少還能夠在周推榜上,拜托了,不要讓這本大宇宙時代,我的心血就這樣沉下榜去,拜托各位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