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來吧小子,讓你看看,共和國工程兵部隊的驕傲和成果吧!” 隨著趙銘自豪的聲音,通道內的燈忽然亮了起來。 一盞盞低功率的led照明燈照亮了長長的通道。通道的地面上還有一個個小小的箭頭在燈光的照耀下發(fā)出醒目的反光。 趙銘收起了自己具有nfc識別功能的身份識別手環(huán)。 “走吧。” 長長的通道看起來與地鐵站的風格格格不入。 大部分普通人每天或許都要經(jīng)過這座地鐵站,也許有無數(shù)人曾經(jīng)看向控制室。 但是只有相對少數(shù)人可以擁有這座指揮中心的進入權。 趙銘也是最近才獲得了指揮中心的進入權限,至于這條分支通道,也是根據(jù)指揮中心下發(fā)的門禁識別指南中找到的一個他可以具備進入權限的入口。 或許像這樣的入口還有很多,他或許在某個紅旗連鎖便利店的冷庫里,或許在某個電動車售賣商鋪的隔間里,又或許在某個補習班的雜物間里。 各種通道與地鐵線路,構筑了這個“地下蜂巢”一般的指揮堡壘。 第一次進入的兩人,一邊根據(jù)著箭頭的指示走著,一邊觀察著這座讓普通人難以想象的偉大工程。 整個通道從最開始的只能容納一人通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隧道。 隧道兩邊的墻壁簡樸而耐用,墻上時不時還會有白色油漆印刷的標語,一個個“三線建設”時期的標語混雜著現(xiàn)代的核心觀點,一絲不茍的按著嚴格的距離呈現(xiàn)在墻壁上。 “這是在三線建設時期開挖的永固地下工事,后來又依托天府市的地鐵網(wǎng)絡建設,并隨著基礎設施的擴建和技術的提高,一直不停的擴建和優(yōu)化到現(xiàn)在。” “整個工事我也不知道有多大,但是至少這個指揮中心,已經(jīng)夠大了。” “這就是國家的意志與力量。”作為體制內的一員,趙銘深深的為自己身后的祖國感到驕傲。一邊炫耀似的向陳寒介紹著。 “我記得你們是有保密條例的吧。”陳寒驚嘆于地下的工程,但是也不忘善意提醒著。 “沒有關系,我會在報告里說明這件事。后面會有專門的部門來處理。”趙銘不以為意,回到了指揮中心,他就像歸巢的鳥兒,似乎放松了不少,不過陳寒依然眼尖的看到,趙銘手里的步槍保險一直是處于全自動的狀態(tài)。 “有關部門嗎?”陳寒打趣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