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于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么一些想法(第四更)-《戰國趙為王》


    第(1/3)頁

    當趙丹聽到荀況到來的消息之時,這位趙國的君主正在苦逼的批閱著奏折。

    知道繆賢前來稟報荀況已經入宮的消息之后,趙丹才將頭從面前那堆積如山的奏折中抬起來,對著面前的繆賢說道:“速請荀子進殿!”

    在說完了這句話之后,趙丹將自己的身體伸直,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然后用力的伸了一個懶腰。

    說實話,在這個年代由于竹簡的存在,批閱奏折還真是一個體力活,批閱了一上午奏折的趙丹一放松下來就感到相當的疲憊

    就在趙丹活動手腕的時候,他突然想到歷史上的一個傳說。

    據說秦始皇極為勤政,每天都會批閱數百斤的奏折,即便是在外出巡視的時候也不例外。

    所以那位秦始皇之所以并沒有成為一個長壽的皇帝,說不定也是因為和成年累月進行這種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有關···

    雖然說這只是胡思亂想,但是卻提醒了趙丹一件事情,那就是造紙術的改良勢在必行了。

    眾所周知,東漢時期的蔡倫通常是和造紙術連在一起的,但嚴格來說蔡倫并不是紙的發明者。

    事實上在春秋戰國的時代,就已經有了紙的出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中國古代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

    當漂絮完畢之后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干之后剝離下來,可用于書寫。

    這種漂絮的副產物數量不多,在古書上稱它為赫蹏或方絮,也就是趙丹時常用來書寫密信的絹帛。

    但問題在于這種絹帛的產量實在是太過稀少,就連趙丹一個人的用紙需求都無法滿足,就更不要提什么拿去替代這笨重的竹簡了。

    而歷史上所謂的造紙術,通常指的是東漢蔡倫對造紙術的改良。

    在經過蔡倫的改良之后,紙才終于開始因為價格低廉且容易獲得的原料而大規模的普及起來,最終完全替代了竹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育儿| 乐东| 普陀区| 宿松县| 屏边| 陆川县| 清丰县| 定襄县| 天峨县| 佳木斯市| 玉屏| 邵阳市| 闻喜县| 内乡县| 瑞丽市| 肥西县| 英德市| 中阳县| 隆回县| 蕲春县| 措美县| 军事| 长春市| 谢通门县| 娱乐| 武威市| 民勤县| 湖南省| 安化县| 祁门县| 虎林市| 长宁区| 托里县| 怀仁县| 古交市| 阳曲县| 上思县| 太和县| 岑巩县| 商水县|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