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郢都的陷落,對于趙丹來說完全就是一件相當意外的突發事件。 雖然說早在數天之前趙丹就已經知道楚國大司馬已經率軍進抵郢都的消息,但是趙丹卻并不認為楚國人能夠很快就打下郢都。 根據趙丹所得到的情報,雖然因為主力部隊被牽制在上黨郡的原因秦國并沒有朝著東南兩郡派出援軍,但是在東南兩郡之中原本也是有著數萬秦國守軍的。 當宛城和鄧城被楚國人先后攻克之后,秦王稷和范睢就已經命令兩郡之中的剩余秦軍放棄其他小城邑,退守郢都。 這些消息都是胡衣衛偵查而來的,東南兩郡紛亂的戰火導致了秦國在這兩郡之中基層官府組織的潰散,為胡衣衛探子的大舉滲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根據前線胡衣衛的估算,郢都之中至少有三萬秦軍,再加上城中百姓怎么也有八到十萬人。 這樣的一座城池可不是那么容易攻下來的。 根據趙丹身邊諸位大臣的估算,以秦軍的戰斗力來算的話,郢都至少能夠堅持到明年春天。 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才幾天時間,郢都就被攻下來了! 趙丹深吸了一口氣,朝著面前的繆賢點了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雖然說趙丹本身也很想知道郢都到底是如何被楚國人這么快就攻下的,但現在顯然不是問這個的時候。 等到繆賢退下之后,趙丹不動聲色的看了秦王稷一眼,心里暗自好笑。 很顯然,秦王稷比趙丹更早知道了郢都陷落的消息,所以才如此急著議和。 秦王稷在害怕。 怕什么?怕的當然是楚國。 秦國和楚國,可以說是一對糾纏了幾百年的歡喜冤家。 在春秋時期,秦國和楚國雖然都算得上是有數的強國,但卻也都不是當時華夏大地上唯一那個超級大國——晉國的對手。 為了對抗晉國,秦國和楚國組成了聯盟,這個聯盟在晉國的壓力下十分穩固,維持了幾乎整個春秋時代。 到了戰國時代,雖然晉國一分為三,然后魏國又從晉國的尸體中崛起,于是秦楚同盟仍舊穩固。 等到魏國被徹底打垮之后,秦楚各自成長為西天霸和南天霸,蜜月期由此結束。 從這時候開始,雙方雖然也有過聯手收拾東帝齊國的默契之時,但更多的卻是相互間大打出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