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元前260年12月18日。 長平關。 從秦國軍隊出其不意的占領這里的那個夜晚開始算起的話,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天的時間了。 秦軍四副帥之中的王陵此刻正站在長平關的關隘之上,凝視著南方的丹河谷地。 長平關的整體地形狀似一個巨大的漏斗,關隘就位于漏斗的底部,而此刻漏斗的入口處那片丹河北岸的平原開闊地上,正在上演著一番激烈而血腥的戰斗。 成千上萬的秦軍士兵和趙軍士兵呼喊著口號,揮舞著兵刃殺成一團,紅色的潮水和黑色潮水在這片大地上激烈的相撞著,濺起一朵朵血色的浪花。 無數箭矢猶如蝗蟲一般在天空中交錯飛過,每一波箭矢的落地都會帶起一連串的慘叫之聲。 巨大的石塊時不時帶著刺耳的聲音呼嘯而落,重重的砸在地面上的人群之中,每一次都會將這片土地砸出一個大坑,將許多運氣不佳的士兵砸的骨斷筋折,血肉模糊。 殺聲遍天。 王陵沉靜的注視著這一切,臉上的表情并沒有任何的改變。 作為一名追隨著白起南征北戰將近二十年的秦軍宿將,王陵對于戰爭的慘烈早已經習以為常。 更何況自從長平關失守之后,類似的戰斗每一天都在這片長平關外的開闊地之上發生。 王陵的身后還站著幾十名軍官和親衛,顯然是他的幕府所屬,但這些人都和王陵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只有一個人例外。 秦軍裨將司馬靳站在王陵的身邊,右手小臂被包扎得嚴嚴實實,很顯然那天被樂乘一箭射穿的傷口并沒有這么快就完全愈合。 兩人靜靜的注視著這片戰場。 又過了片刻,一陣清脆的鳴金聲突然響起。 這聲音并非是來自于長平關或者對面的丹朱嶺,而是來自于韓王山。 在鳴金之聲響起之后,原本奮勇拼殺的趙軍開始慢慢的脫離了和秦軍的接觸,有序朝著后方的韓王山退去。 和趙軍激戰了好幾個時辰的秦軍也不追擊,而是原地不動,保持著防御的姿態,目送著趙軍遠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