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2)-《戰國趙為王》
第(1/3)頁
這句話話音一落,大殿之中早有準備的魏國君臣倒也并不顯得如何的驚訝,而是紛紛轉頭看向了聲音傳來的方向,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一位魏國大臣第一個跳出來反駁平原君這位趙國相邦的。
只見這名說話的魏國大臣年紀大約在四十來歲左右,雖然并未身著盔甲但身軀仍然和軍人一般挺得筆直,一雙小眼之中精光閃爍,正是魏國上大夫段干子。
當看到說話的是段干子的時候,在場的不少魏國大臣,尤其是主戰派的大臣們臉上都多少露出了不以為然的神色,個別人更是極為明顯的把不屑掛在了臉上,發出了幾聲低哼。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這個段干子,乃是魏國之中不折不扣的親秦派,求和派。
在十三年前(公元前273年),也就是魏王圉即位的第四年,時任秦國相邦的魏冉和白起一同率領秦國大軍援助被趙魏兩國攻擊的韓國,在華陽城外斬首魏軍十三萬人,對魏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華陽之戰后,秦韓兩國聯軍趁勝追擊,連續攻克魏國卷縣、蔡陽、長社三座城池,并且包圍了魏國都城大梁。
在這種危急時刻,魏國內部的大臣們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以年輕的信陵君為首,力主抵抗到底,認為大梁城防堅固秦軍根本無法攻破,只要據城而守秦軍久攻不下必然撤退。
而另外一派則以這個段干子為首,力主向秦國割地求和。
當時被趙惠文王派來大梁的趙國客卿蘇代還因此而勸諫過魏王圉,說:“夫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認為這種割地求和的做法除了讓魏國走向滅亡之外沒有任何好處。
然而已經被秦軍的殘暴和強大徹底震懾住的魏王圉最終并沒采納信陵君和蘇代的說法,而是選擇了以段干子為求和使者去和秦國人和談。
最終段干子的出使以魏國割讓南陽給秦國作為代價換取了秦國的退兵,原本只不過是一名普通將軍的段干子也因議和有功而被魏王圉封為下大夫。
在隨后的時間里,段干子似乎嘗到了甜頭,只要秦國和魏國發生戰爭,那么這個段干子肯定是魏國群臣之中叫嚷著割地求和叫得最兇的那一個。
對于那些個堅決主張抗秦的魏國大臣來說,段干子這個家伙,就是一個只會一心出賣魏國利益而為自己謀求官位的混賬東西、賣國賊!
魏國公子、信陵君魏無忌就非??床粦T段干子這個家伙,屢次在自己王兄魏王圉的面前諫言,希望魏王圉能夠把段干子趕出魏國。
然而沉迷于龍陽君美男色的魏王圉似乎已經真的被秦國人給打怕了,他不但沒有因此而趕走段干子,反而因為段干子的屢次出使求和成功而對段干子越發的信任。
于是這么多年秦魏之間一仗仗打下來,秦國的地越打越多,魏國的地是越割越少,段干子出使秦國的次數也同樣是越來越多,然后他的爵位還越來越高,一步步的從下大夫升到了現在的上大夫,眼瞅著馬上就要摸到公卿的邊緣了。
你說這事氣人不氣人?
但就連信陵君都扳不倒這個段干子,其他人又有什么辦法呢?
所以那些個心懷正氣和愛國之心的大臣們,還真是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段干子天天在自己的面前耀武揚威而無可奈何。
不過弄是弄不倒你,但是我編排一下你、諷刺一下你總可以吧?于是段干子慢慢的就有了很多外號,像什么“跪秦子”、“魏賊”、“段秦子”之類的外號是層出不窮,但最著名的則當然要數——“秦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丘北县|
黄石市|
成都市|
师宗县|
石台县|
邯郸县|
苗栗县|
兴宁市|
兰溪市|
永仁县|
治县。|
曲周县|
务川|
日喀则市|
连平县|
桑日县|
河津市|
上蔡县|
宜川县|
天祝|
绩溪县|
微山县|
灵川县|
恩平市|
美姑县|
金山区|
夏津县|
太仆寺旗|
广丰县|
嵩明县|
班戈县|
买车|
维西|
巨鹿县|
饶阳县|
鄂温|
泽库县|
会宁县|
通海县|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