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我本楚狂笑孔丘-《重生,然后成為大科學家》
第(1/3)頁
接過秘書遞來的幾封信,普朗克發現信封上的地址全都來自同一個國家。
他皺著眉頭又問道:“這些怎么全都是?本寄來的,有沒有中囯的信件?生產茶葉和瓷器的那個中囯!”
“中囯?我想起來了,今天早上和電報一同送來的,確實有一封從那里寄來的信,”秘書略帶譏誚地說道,“教授,我第一次看到有中囯人向《物理學年鑒》投稿,估計內容和那些不知疲倦地寄來一封又一封證明了牛頓運動定律是錯誤的印度物理學論文差不多,就自作主張,直接扣下沒給您送來。”
“立刻把這封信給我找來,我現在就要看!”
秘書不知道為什么這個不修邊幅的禿頂老教授突然發起了脾氣,只能悻悻地退出辦公室,半晌后,又拿著一枚厚厚的信封重新返回。
“教授,應該就是這一封了。”
秘書這次學了個乖,交上信封之后就悄悄退了出去,他可不想再做一次被無名火殃及的池魚。
郵戳上的日期是1922年11月20日,也就是說這封信歷經了四十多天的漂泊,穿過太平洋、馬六甲、印度洋、蘇伊士,在馬賽登陸后又坐著轟隆隆冒白煙的蒸汽火車幾經輾轉,才來到了柏林的這間辦公室里。
打開還帶著大海味道的信封,抽出折疊的信紙,在辦公桌上鋪平之后,普朗克看到了這篇論文的題目,《光和電子之間的另一種效應:關于單色伽馬射線經物質散射后性質變化的一個量子物理學解釋》。
“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海因里希·赫茲在研究電磁波時,意外發現了紫外線照射到金屬電極上,可以幫助產生電火花。
“十八年后的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博士發表了一篇題為《關于光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的論文,引入了‘光量子’這一概念,成功給出了這種被稱作‘光電效應’的實驗現象的理論解釋。愛因斯坦博士也因為這項功績,于今年剛剛被授予了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看到論文的開頭寫了這么一件往事,頓時勾起來普朗克的一段塵封許久的回憶。
1905年,普朗克已經在《物理學年鑒》編輯部做了十年的編輯工作。
某一天,他收到了還是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小職員愛因斯坦的投稿,主題正是用光量子假說解釋光電效應。
事實上,普朗克起初對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說持反對態度,因為他并不愿意放棄麥克斯韋的電動力學,頑固地堅信光是連續的波動,不是一顆一顆的粒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淳县|
乌审旗|
纳雍县|
福海县|
团风县|
登封市|
伊金霍洛旗|
卢氏县|
抚顺县|
咸阳市|
东阳市|
西安市|
大洼县|
会东县|
旌德县|
谢通门县|
宜丰县|
个旧市|
定州市|
大埔区|
曲阜市|
都江堰市|
萨嘎县|
平顺县|
利津县|
马山县|
措美县|
伊宁县|
长治县|
吴桥县|
元氏县|
南开区|
娱乐|
镶黄旗|
哈尔滨市|
黎川县|
大石桥市|
黑河市|
介休市|
米林县|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