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來到張院長辦公室。 見陸喬進來,他抬頭看一眼,指了指桌上的稿子,又繼續埋頭工作。 陸喬坐在沙發上大致掃一眼稿件。 內容不多,差不多十分鐘發言。 形式也比較官方,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翻到最后一頁,陸喬卻眉頭微皺,但沒有多說什么。 待到張院長忙完,抽空喝茶功夫,見陸喬的表情,他主動笑問:“你小子就別雞蛋縫里挑骨頭了,你知不知道昨晚你這稿子是下面的老師連夜趕出來的,你可得摸著自己的良心,對得起人家的一番苦心。” “年年新生大會上的發言都是一套說詞,沒什么特別的,不過……”陸喬指著發言稿上的公司名稱問:“就是這天諾藥業是什么鬼?我什么時候成了這家公司的法人?” 張院長瞇著眼。 他就知道陸喬會有這方面的疑問。 早備好了一番說詞,從容不迫道:“小子,你知道南大學生的優良、貧富比例是多少嗎?” “跟這有關系嗎?” “關系大了!我告訴你,別看每年媒體報道什么農村長大的孩子,發憤圖強,考上南大,光宗耀祖,改變命運之類的新聞,但我告訴你,考上南大大部分學生家庭都比較優秀,甚至大多都是中產或小康以上的家庭。” 這一點,陸喬到沒有否認。 什么寒門貴子,那是極少數個例。 家庭條件越好,孩子成績就越好,這是不爭的事實。 畢竟論教育資源、學習環境等等,優秀家庭比普通人家好太多太多了。 家教、私教,且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在國內的應試教育里就是優勢。 尤其針對江都本地或者發達城市考進來的學生,每年比例多的嚇人。 這也是為什么大多數貧困鄉鎮考進南大或清北之類高校的學生入學以后,性格會發生很大的轉變,對家里態度開始冷漠,那是因為他們在當地或許是‘狀元’,是眾人矚目的尖子生,但放在南大,以前的光環全部消失。 學習成績比不過。 興趣特長比不過。 連家庭都比不過。 落差之大,根本不是一個剛成年,三觀還未完全形成的年輕人能夠接受的。 這就導致不少貧困學生考上名牌雙一流高校后,在虛榮心的攀比下,開始埋怨原生家庭不夠富裕,抱怨命運的不公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