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曾丁寶素-《從選美冠軍開始》
第(1/3)頁
興奮的周惠暢拉著李思詩說了好久的話,直到深夜方才熬不住睡了過去,而李思詩雖自覺身心皆是疲憊,但重生和活于世上的感覺實在太過美好,總教她舍不得就這么睡去。
生怕這只不過是一場最后的美夢。
躺在床上緩了一會,李思詩方才是小心翼翼地從床上起身,打算在臨睡前再去一趟洗手間。
出到客廳的時候已經能聽到沙發上傳來細微的鼾聲,李思詩笑著看了在沙發上睡得四仰八叉的表弟一眼,這就輕手輕腳地往洗手間的方向走。
不料,卻是聽到了主臥那邊,傳來了極其輕細的說話聲。
李思詩凝神一聽,立刻就聽出這是舅父的聲音:“還有一個多月才放暑假,你看是讓思詩下學期再去讀書,還是先安排她插班?”
“能安排插班肯定是安排插班的,后生仔女,能有時間讀書,最好都還是多讀點書。”舅媽梁少娥立刻回話道。
對于舅媽這個能多讀書就多讀書的想法,李思詩倒是對其中隱情略知一二:舅媽年輕時家里又窮又看輕女孩,只讓舅媽讀了小學就不讓繼續,哪怕舅媽的成績比她弟弟要好很多。
所以在舅媽的心里,能供得起孩子讀書,就一定要供到底。
當然,這也造成了舅媽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心理,在家里也更偏疼成績好的周惠暢一些。
而相對的,成績差又不愛學習、還經常和狐朋狗友廝混玩耍的周惠廣,在家里那個家庭“弟”位,時常就是連呼吸都有錯……
當年那個不識好歹的自己,倒是認為舅媽此番苦心是種壓迫,明里暗里就和周惠廣一起反抗——現在想來,對于他們這樣的出身和家庭,讀書確實是最能改變人生的努力了。
不過,在這個港娛黃金時代的尾巴,其實也還是有著另外一些機會的——只要外貌達到門檻,并且又足夠努力、能吃苦。
雖然李思詩已經想好了要再戰娛樂圈,但是,在此之前,她也是想好了要做好前期準備的打算:畢竟,成績好修養佳的靚女,顯然是要比只有一張臉的靚女,要更符合港城人民心目中的“玉女”形象。
君不見,中學在瑪利諾修院學校這種傳統名校就讀、并且會考也有4個a的“最美港姐”殷嘉莉,不也一樣被某著名才女嘲了美則美矣毫無靈魂多年?
所以她不但要好好讀書,而且還要刷出一個漂漂亮亮的學霸乖女印象。
此時,舅父和舅媽的悄悄話,也是說到了打算到時要給她找哪一家中學這里。
“要不就暢暢和廣仔他們現在讀的曾丁寶素?離家近,又好進,思詩初初回來港城,也不至于有太大壓力。”周佳運提了一句。
“當然沒壓力了,曾丁寶素是最低級的band3中學了,而且有名你叫的——‘增丁補數’嘛,凡是申請基本都能進。”梁少娥的聲調立刻就變了。
教局對港城的中學并沒有正規意義上的級別細分,但有因為根據學業成績對學生排名,分為三個組別派位,所以坊間就常以band1、band2、band3這樣的組別區分。
不過,盡管學校的“組別”有流動性,但相對來說,能被評為band1的無疑就多是那些老牌的傳統名校,而band2就是相對差一些、但也有基本保障的普通中學。
只有band3的中學是最魚龍混雜的一類,大部分教職人員和學生都是混日子的不說,還有一些干脆擺爛的,直接就是古惑仔古惑女誕生的溫床,日常內斗外斗不斷,打架打到學校被戲稱成“武館”……
雖然band3中學之中也不乏有校風好紀律嚴的學校,但相對前面兩者,肯定就是有所差距,就如同是鶴立雞群或者濫竽充數一樣,不能光看群體狀態,而是也需要關注一下不同尋常的個體情況。
而周惠暢和周惠廣所就讀的這個“曾丁寶素紀念中學”,原先就是大富豪曾楠崖為了紀念他母親丁寶素而創辦的學校——早年間大戶人家聯姻有著冠夫姓的習俗,尤其是政商界那邊,某家小姐嫁給某家公子之后,就將夫家姓氏添在前面,以表示自己的已婚身份。
這種雙姓氏的名字,一來是習俗流傳和時代變遷的交融印記;二來也是政界一向認為“擁有穩定家庭”的人相對未婚人士更要成熟,所以這些有機會踏上政壇的新時代女性就遵循這個偏向,以此來獲取比其他未婚的競爭者更多的認同和認可。
時代變得太快,這種雙姓氏的名字以前慣是在上流社會之中常見,但到了九十年代的今日,倒也是已經越來越少。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清镇市|
达州市|
北流市|
韩城市|
皮山县|
台东县|
广河县|
新竹县|
榆林市|
陇南市|
日喀则市|
称多县|
海丰县|
肥城市|
永城市|
烟台市|
兴和县|
昂仁县|
望城县|
棋牌|
阿勒泰市|
新丰县|
宿松县|
庄浪县|
沂源县|
万山特区|
胶南市|
桐柏县|
乌海市|
邵东县|
重庆市|
大化|
慈利县|
灵川县|
扶绥县|
康马县|
循化|
桓台县|
重庆市|
南木林县|